| 家长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黄河路第二小学 王蕊蕊 经常听家长们说,一陪做作业就鸡飞狗跳,是家长有问题,还是孩子有问题?鸡飞狗跳的是谁?是孩子吗?还是家长?谁鸡飞狗跳,就是谁的问题。 作为小学生家长和任教多年的班主任。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那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时的那份气愤和焦虑。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过:我们拿成人的经历、学识、思维去评价一个几岁的孩子认知,这对孩子来说是否太不公平了? 所以,做为家长在陪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前段时间,一条刘德华在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关于陪伴女儿写作业的视频火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中了很多当家长的心声。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女人的声音咆哮在整个小区:什么关系?说!到底是关系啊?女人的语气中悲愤哀伤,人们都竖起了八卦的耳朵,等了一会儿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怯懦的回答说:互为相反数。这样的情景在你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或者你是不是就是故事中的类似的当事人?何止是我们,很多公众人物也都在公开场合谈到过关于辅导孩子作业的头疼问题。 看来辅导孩子作业不是我们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多数家长都面临的问题。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去做客,朋友告诉我说他家楼下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是7点到九点半。我说:“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呢?”她说:“因为每天晚上这个时候都会重复同样的声音,首先是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尖利,越来越愤怒,随着妈妈的音量和愤怒达到了更高的等级,孩子就开始哭泣,于是听到孩子的哭声,然后妈妈的音量进一步加大,孩子的哭声也进一步加大,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似乎都疲惫了,声音安静下来。渐渐的到达了九点半。“我不知道朋友邻居家的小孩是不是九点半之后还在写作业,但是这样的情况真的挺普遍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说明陪写作业确实是个技术活儿,好像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心情浮躁,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问题,“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而且很多的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经历过父母陪自己写作业的这样的状况,所以并不能从自己的成长中学到相应的技能。 很多父母也并不是专业的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我们也希望能有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关心则乱,特别容易着急,着急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在选择性的向上比较,比如说我们常常拿孩子和班上做作业更省心,学习成绩更好,待人接物方面更有礼貌的那些孩子去比较。一边比较,一边在批评自己的孩子做的不够好。我们都很熟悉,这种比较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父母这样去比较的时候,永远会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满意,忽视了孩子的优点,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在班上学习成绩还不错。总是在向上比较,就总是给孩子比较大的压力,学习其实是一件需要平静情绪的事情,当孩子在心态平静,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深深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孩子一边在写作业,妈妈在一边吼叫甚至不断批评,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很多人都听说过条件反射,其实条件反射是一个中性的刺激,也就是不好不坏的一件事情,和另外一个带有明显的色彩的事情(如喜欢或不喜欢)总是结伴出现,就会导致生理的反应。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在书上涂上蜂蜜,让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一边翻书,一边感受“甜蜜”的滋味。所以孩子长大后,大多喜欢阅读。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打骂孩子,呵斥孩子,批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实际上是把做作业和一些让人非常厌恶的事情多次联系在一起,由此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一面对作业,就仿佛面对着排山倒海的批评,这样的情况是否真的存在呢?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真的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当父母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因为着急而过多的喝斥、批评持续时间较长之后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更加的感到恐惧,甚至厌恶,一打开作业本就开始头疼,所以这种吼叫对于孩子是很有危害的。
当我们想要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孩子的做法与更好的同学去比较,更不要把孩子的表现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状态去比较。因为现实与理想比起来,恐怕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更多的忘记其他的比较,而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 首先需要对孩子情绪上的支持。有很多孩子作业做不出来,甚至是这道题想不出来,有畏难情绪,他会觉得很困难,所以对孩子的鼓励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更需要心平气和,甚至态度愉快的和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常常用严厉苛责的态度,又会加强孩子做作业时的畏难情绪,涉及到解决作业中间真正的技术困难,那么我们就可以量力而行,如果自己掌握一些教学的技巧,我们可以亲自上场,但是如果这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当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有压力的。所以与其如此,不如去求助于一些专业的外援,比如说请一些大学生或者是其他的老师来当孩子的家教,为孩子辅导功课。而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多坚持一会儿,让他们感受到征服困难和成功的喜悦。 希望我们都能更好的觉察和调控情绪,重新定义父母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