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策略变尴尬为从容(三)

2022-07-08 06:01:14 

改变教学策略变尴尬为从容(三

今天是古题今解,我的角色是导演,先抛出个问题看看行情:

    一、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此题有所了解,会用算术方法来求解,今用方程组来解,等量关系也比较明显,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看得出学生轻松完成任务,心中颇有几分得意。这时重点来了,我说:“把书翻到第115页,仔细观察解应用题的步骤和解方程组的步骤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解应用题时不需要把解方程组的繁琐步骤写出来,而只需写出结果呈现即可。我又故意卖了个关子,想把课堂进一步推向一个小高潮,问:“你们知道数学作业本中那条竖线的作用吗?”学生的答案果不出我的所料,说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写完左边后,接着写右边。


“错我突然提高声音:它的作用是左边用于规范书写,右边用于演草,这样可以留下做题痕迹,以方便后续检查!下面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说:“数学作业本上这条线的作用都没搞懂,真是白写了这么多年!”我心中窃喜,上次区里培训,学习了王洪顺老师作业建设中的这一招儿,今天我把它作为一颗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里。学生果然在后面的练习中,都能够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书写。

二、以绳测井问题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寻找应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一直是学生畏惧的难点。富兰克林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看,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于是我用这样的方法突破难点:

首先,我让一个学生来配合演示以绳测井。果然学生把绳三折做成绳三对折,这样实际上等于是绳六折,学生的试错和我的正确操作,使学生在惊愕中理解了古题的含义接着再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以绳测井的模拟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题目当中的等量关系,难点不攻自破了。


教后记:

翻开学生的作业本,那些干净整洁、书写规范、赏心悦目的作业好像越来越少了,书写随意字迹潦草的现象倒是屡见不鲜,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写得正确就行,规不规范无所谓。本节课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书写格式的指导与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自悟中端正书写态度,并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根据题目信息抽象出等量关系是数学建模永远不变的话题,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以绳测井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仅凭想象不容易理解,给学生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既调动了其探究的主动性,又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一举两得。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改变教学策略变尴尬为从容(三) 2022-07-08 06:01:14
我喜欢这人间的烟火气 2022-06-30 18:51:04
调动多感官 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022-07-08 09:20:31
教育也需静水流深 2022-07-08 09:25:51
热带雨林探险之旅 2022-06-23 21:31:29
雨夜 2022-06-23 21:21:30
小食谈记之肉末花卷 2022-06-30 19:03:07
古琴修我心 2022-06-23 21:38:17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爱 2022-06-23 22:29:30
路边的10块钱 2022-06-23 23: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