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片海
郑州二七外小 六一班 苏心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
从小就跟随爸爸,各地不同的看海、赶海,听他讲《美人鱼》,再后来课本里学《海上日出》,自己诵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见闻、脑海中一遍一遍丰富大海的样子。
记得在台湾花莲,去海边的路上,会先穿过一条熙熙攘攘的小吃街,跨过一条斑驳的轻轨小铁路。当湛蓝的海岸线,第一次横陈眼前时,时间仿佛已经凝固。那清澈、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没有尖叫,没有狂喜,我的内心,如海一般的安谧。
从高处看,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褪掉鞋袜,海水凉意沁人,带着悠长磁性的“唰啊”一声,洁白如堆雪的泡沫,漫上趾尖、脚背和腿踝。待浪花消散,连同着拥吻脚底的细沙,也一同陷落、抽离……
哪怕听过、看过一千种描述海的美妙文字,你仍可以在海边,遇到属于你的第一千零一种。譬如日出之前,天色是一片纯粹的深沉,像是大海的深处;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像是闪光的鱼儿。海水浸漫的地方,沙滩洁净无痕,昨日的林林种种——喧闹、足迹、梦想、诺言,都被带往海的深处。万念新生,皆可从海开始。
在沙滩上,我捡拾过许多退潮后遗留的贝壳与小海螺,都十分漂亮。幸运的话,还会遇到慢慢爬行着的寄居蟹,滩涂水窝中晒暖的和尚蟹,优哉游哉,它们是大海的恩馈。
我曾在垦丁海边,被一群欢快的小狗扑倒过,我们在等待日出,一起追逐着浪花奔跑,屡屡被海浪逼退回来,又一次次乐此不疲地奔迎上去,留下一片小脚丫和梅花样的印记。在宜兰也曾远远观望过一位垂钓的老人,擎着长长的鱼竿,迎着初升的朝阳,抛出长长的钓线。老人身上,有着海一样的平静与坚韧,在金色的光晕里,如一幅唯美的油画。
海是宽广的,是自由,是我们想去的远方。最好的大约便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哪怕仅是短暂的停驻,也可找回自己,然后重新出发。与海的对视,放眼蔚蓝,所有的情绪,都被浩瀚深邃的深情与宏大包容着、安抚着,于是渐渐抚平心中的褶皱,渐渐回归澄澈与怡然……这是大海给予人的慰藉。那翻涌的闪烁的蓝,那潮来潮往的声音,温柔地拥抱着你,给你继续前行的力量。
海是海,海又不止是海,是梦想的隐喻。在《老人与海》中,那位名叫圣地亚哥老人,连续84天一无所获,仍在第85天日出之前出海。仅凭那艘破旧的船,以超人般的意志力,苦斗两天两夜,终于捕获大马林鱼,却在返程中遭遇鲨鱼群。最终,精疲力竭的拖回一副鱼骨头。初读不理解老人在坚持什么,后来慢慢明白:大海是他的信念,是高于生命的东西。一个人执着、积极乐观,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不被命运击垮,经得起风吹雨打……
大海亘古如是,每一个走近它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那枚贝壳。你曾在海边有过什么样的故事?你心中的那片海,又是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