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来电话了 文|国伟 又接到家长电话了,这一次是在吃晚饭的时候。 我认为这也是家长朋友高度的信任,我也经常告诉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要努力用自己的工作实践去调整我的工作。 其实我从不惧怕工作中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但却不希望同样的问题反复的出现。不过,我一直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积极的改变。 每个同志都想把工作干好这是不用质疑的,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努力,因为常规工作一时失误,去全盘否定某个同志是不科学,也是不人文的。每学期的期末工作会上,我都会传达这样的观点,部分同志没有评上优秀,个别同志工作有些滞后,但学校决不会否认你曾经的付出,不过,在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方法、努力程度、个人学习力等方面要认真的反思,这个非常必须。 不过我也知道,其实每位老师都非常辛苦,但辛苦的同时要有成效。 昨天和今天分别在两个班呆了一个上午,但就整体听课状态和班级管理而言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令人欣慰的是一年级的孩子能在自己凳子上坐好非常难得,虽然有个别的孩子还是不停的动,但整体而言课堂秩序还不错;其次,孩子知道如何听课,课堂注意力相对集中;更重要的老师会在课堂上不断的引导和管理,而这种管理不但不会影响课堂时间和效果,反而会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所以,不管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书法课,孩子们表现都行。两个班的老师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但在孩子身上有了不同的呈现,有一些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主动的反思学习能力对年轻人而言尤其宝贵。 当然,课堂驾驭能力和班级管理的内功,决非一天两天能练成的,对于年经人而言只要有态度、乐学习,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个人认为,好的德育教育都在教育者的工作实践中,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在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中,所以良好课堂的生态和对学生平时的习惯教育是分不开的。我认为首先校规、班规的落实需要所有学科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时时讲、事事讲、处处讲,常抓不懈,落实再落实、调整再调整,要不然孩子是不可能形成良好习惯的。第二课前精心的备课是良好课堂效果的保障,规矩、纪律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吸引孩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那么就纯粹是对孩子的们的“强压”,他们肯定“痛苦”。“打开多媒体就上”,“翻开课本就讲”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其实这样应付的不是学生,是自己的生命质量。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学生的信息来源途径非常多,现在的孩子会时常“问倒”我们。所以第三方面,老师的持续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课堂上能够吸引孩子的前提。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和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老师,一个经常读书的老师和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他们给孩子们输出的东西永远不一样,学习的体验更不一样。 如果有态度了,又坚持去践行以上三点了,我个人认为就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了。当然这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成全孩子,然后不断成全我们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今天在课堂看到一个男孩子,他在最前面坐,很明显从位置上判断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他在不停的动,和后边的孩子主动说,在老师背后“做鬼脸”,我把他叫到后边,要求他站一会别动,但似乎有些难度,一会脚乱扭;一会手插兜子里、一会挠痒,反正这个孩子的静“无处安放”。我问他你不动不行吗?他说:我痒,已经一个月没洗澡了,一会又说两周没洗了。我说你能不坚持一会别乱动,他告诉我这节课他没有带画纸,我们的老师也没关注到,本身就应该是特别好动的孩子,现在又“正大光明”的找到了动的理由。我给他提了要求,又鼓励了句,还好到下课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没再大幅度的乱动。 可见管与不管是有区别的,管理是有效的,所以工作中不断的调控是必须的。 由此,更真切的感受到老师们的不易,每天10个小时都在和他们“斗智斗勇”,更向每一位课堂管理、班级管理效果良好的老师,送上我深深的佩服和敬意! 下午课间操跑步结束,我在操场又发现两个“小朋友儿”还在结伴儿跑,本来正常的课间操跑结束已经出汗,而此时的两个小朋友出汗更明显。我叫停了他们,怎么还跑呀?“老师罚我们两个跑10圈儿”。而此时,老师都已经带领其它孩子回班了,也许老师随口说了一句,但他们两个当真了,而且跑得非常认真! 其实,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在孩子们心中份量是非常重的,所以对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再慎重,我们不能、也没权力去应付任何一个孩子。 岗位职责,职业操守要牢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