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夭夭小桃
那天小亮的爷爷打电话给小亮请假,说小亮周末在小公园健身器材玩的时候不小心骨折了,情况比较严重,双踝骨折,需要做手术 ,在市骨科医院做的话需要三万,“哎,这个没娘的孩子可怜啊。”小亮爷爷的声音哽咽了。 后来听说为了省些钱,小亮叔叔带着他回老家做的手术,想想也很能理解,三万元,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是笔巨大的开销,回老家治疗不仅手术费会便宜些还能用新农合报销一部分。 小亮是个家庭很特殊的孩子,他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爸爸又常年不在身边,他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爷爷奶奶在外面打工的一点收入。 我常常给孩子说要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人”,“心中有人”就是要学会关心、体谅身边的人,我想我和孩子们该做些什么了。 周一的班会课上,我给同学们说了小亮受伤的情况,也顺便提了提他的家庭状况,然后我问同学们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写一封信,捐一些钱,拿一些学习用品、营养品……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每一种想法的背后都是一颗真挚而火热的童心。 那节班会课的后半节,同学们很认真地给小亮写了封简短的慰问信,有的祝他早日康复,有的让他放宽心他的值日任务韩泽替他做了;有的叮嘱他多休息、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还有的给他鼓气加油,同学们的最后一句话都是,我们在教室等你回来。最后我们选了细心又责任心强的王梓悦来负责统计后面的捐赠情况。 第二天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到很多同学在排队捐赠东西,过了一会儿我来到教室,梓悦一看到我就激动地说:“老师,你看捐了好多东西,我这个小箱子都快装不下了!”我看了看她的统计表,3元、5元、10元、20元的都有,捐的最多的是梓悦,122元,我问她怎么捐这么多,她说她自己的是22元,她爸爸妈妈听了小亮的事儿之后很是心疼又一起捐了100元,除了钱同学们还捐赠出了很多东西:牛奶、糕点、果冻、墨囊及各式各样的笔,我也在欣慰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我对同学们说:“大家捐赠的东西有多有少,但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后来我听说有个同学忘带东西了就把自己的早餐面包捐了出来,自己却连早饭都没吃。 这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王梓悦,她打动我不是因为她和她的家长捐钱最多,而是因为她的用心。当我们决定让她负责之后,第二天她带过来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收纳盒,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收纳盒,梓悦说这是收纳她小时候的玩具的,这个收纳盒本就已经很漂亮了,梓悦还用她的巧手做了一些手工贴到了盒子上,盖子上贴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和几个星星,盒子的正面贴了一个红红的爱心,爱心上工工整整写着“祝早日康复”,从爱心里还探出了一只鹅黄的千纸鹤,周围是一些小猫咪贴画的装饰,整体看起来是那么温馨美好,梓悦的贴心周到可见一斑。 当我问谁愿意和我一起去看小亮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但毕竟不能带着所有的同学去啊,让谁去不让谁去这让我很为难,为此我们还专门让一些特别想去的同学进行了一两分钟的陈述,陈述一下自己想去的理由,这也是一次锻炼口语表达的机会,这个时候刘畅上台和我们分享了一句话:请保持你内心的光,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这正是前几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此刻用到这里多么应情应景,最后我们好不容易才选出了几位同学代表大家去探望小亮。 我们去探望小亮后的第二天,小亮爷爷打电话给我说要给我们送面锦旗,我连忙说,不用,不用,是我们应该做的,心意我们领了,小亮爷爷说,不送的话他们心里会过意不去,我又安慰了老人一下,以为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谁知道昨天小亮爷爷真的送过来了一面锦旗,我一方面有些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让我对眼前的这个老人肃然起敬,已经近80岁的他虽然仍在背着生活的重担艰难前行,但他依然是乐观的、善良的,对他人的一点帮助他诚惶诚恐、心里充满感恩,我从小亮爷爷的身上隐约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那种精神气质:吃苦耐劳、知恩图报。 我把锦旗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一下,并强调说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小亮一家虽然生活困难,他们却有一颗感恩之心,小亮爷爷说要把那份捐赠明细给他,他想让小亮一辈子记着。”同学们听了这些都很感动,我知道也会有一颗感恩的种子在一些同学的心里悄悄埋下。
“请保持你内心的光,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我相信被这光照亮的不会只有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