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张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成长中孩子的话题。目前孩子们正处于人生中比较关键的时期——青春期,在所有人看来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较叛逆、不听话。曾经,我也这么认为,在我听了、看了一些《关于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书籍和讲座后,我发现,其实所谓的“叛逆”是成人赋予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孩子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而我们父母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只记得上小学时他很优秀,他很听话,上初中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认识儿子的人,都觉得我的儿子很听话,觉得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经验。其实,在我看来,经验谈不上,只是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对他不断的提高要求。有的时候,我预设的他应该能轻松达到我对他所期望的目标,他一旦偏离了我对他的要求,也会让我很惊慌失措,很着急。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曾主动和一些有经验的同事、朋友聊起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就事论事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可能家长会觉得他们已经那么高了,那么大了,还用这一套吗?请家长明白,在每一个庞大的躯体里居住的都是幼小的灵魂,他们只是身体变大了,内心依然是十几岁的孩子而已,很需要在家长那里得到肯定和认可。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很强。这一点我们家长要清醒的认识,这是这一代孩子们的优势。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他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我快,同时听一首歌他把握歌曲的旋律比我快,同时看一本书他看的速度比我快,在我们聊一本书的时候他有着自己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方面我们不如孩子。在班里,每一个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不愿意把不好的印象留给老师和同学,我的孩子也一样,这些年的学校生涯里,所有任教老师几乎上对他的评价都不错,这一点是孩子不断努力的结果。
孩子的不断成长,让我也有了很大的危机感,同时也激励我不断的去成长、去进步,为的就是能跟上他成长的步伐。发掘孩子的潜力,总想让他获得更大的进步,但我唯一忽视的是他只是个孩子,不是成年人,他没有成年人的那份自律,而且他面临的是步入了他人生的一个特殊的阶段——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与督促,在督促的同时,我们家长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管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好好说话,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是成年人,如果没有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去解决问题呢?千万不要开口“嚷嚷”,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可以掌控事情发展的主动权,这样只能激怒孩子,激化双方的情绪,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我的孩子,他喜欢看课外书,喜欢玩儿,喜欢吃好吃的。上初中了,几乎一天都和同学和老师在一起,他觉得好像完全可以脱离了家长的掌控。自己利用吃饭的钱,攒下买了他喜欢看的课外书,每天晚上放学回家之后,利用写作业的时间偷偷的瞄几眼,上厕所的时候把课外书夹在睡衣里,带到厕所里,能在厕所蹲上一个小时。这些他突然的变化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留意他的动向,他也觉得我在监视他,因此我们之间的战争爆发了。但因为我一直在留意他的动向,所以他就跟我对着干,在有一段时间内,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怎么对付我?怎么去偷看课外书?那段儿时间写作业状态和质量明显不如以前,果不其然,他的考试成绩很快也就下降了。面对下降的学习成绩,他也有些自责,但青春期的他仍然嘴硬,不愿意承认,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态度的问题导致成绩的下滑。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但发现我越是想要表达什么,他越是要抗拒什么。那段时间里,我三番五次的联系班主任老师,了解他在学校的状态,但在老师面前,他没有什么大毛病,在学校也不看课外书。七年级时,年轻的马老师也感觉到了我的焦虑,但是他觉得好像也帮不上我什么忙。利用一次开家长会的时间,他让我和他的妈妈谈了谈。她的妈妈也是一位初中的老教师,他想通过我和他妈妈聊,让我从中收获一些经验吧。
果真和老教师聊天,让我受益匪浅,突然让我意识到,我应该正视孩子的成长,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走弯路,他只有在犯错中才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才会慢慢的成长。这番谈话,让我意识到了问题应该是出在我的身上,是我的过度焦虑让孩子更加的反感,于是我极力调整自己的情绪,正视眼前的一切。让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慢慢的缓和下来。投其所好带他去吃好吃的,满足他的需求,周末带他去打乒乓球,跟着舅舅去打篮球,充分释放他积压了一周的身体活力。
通过我的改变,通过孩子的努力,慢慢的我们俩走出了那段紧张的时期。他开始认真地完成作业,考试前我帮他复习,给他提问,督促他记忆。我这样做不知道能帮助他多少,但是我想让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参与了他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自己努力了,至于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去责备他。我爱他,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晚自习放学后,我提前给他准备好了水果和一些他喜欢吃的食物。他边吃边说:“妈妈,除了数学分数没有下来了,其他分数都下来了。”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回答:“哦!”接着,他又漫不经心的说:“我的政治出乎了我预期的期望,我的政治圈得了56分。”“嗯,很不错呀!孩子,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满分70分,你得56分,应该可以算是优秀了。”然后我又问了一句:“语文呢?”他说:“语文95分。”其实,我想说听起来不怎么样,但是我又一想,我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孩子成绩的好坏,还是看看班上其他孩子的成绩如何吧?“其他同学咋样?”“90分儿以上的班上没有几个人,全年级100分儿以上的,也就是一两个人吧。”听了他这么说,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比我更在意。因为他也怕自己考不好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没有面子。这一点儿,我感觉挺好。
慢慢的,你就会明白,其实,人的一生中,成绩说重要也很重要,说不重要它也不算什么。在孩子的成长中,我看中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以及做一件事的专注度和他看待成绩的态度。
只要你的孩子,在学生时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面对学习的态度,我相信,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应该也会有好的收获吧!只是我们习惯了接受进步中的他们,我们要欣然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正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而已。
我们的任务是除草、施肥、浇水并给于充足的阳光,耐下性子静待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