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树之恋
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
冬日恋枝头,凌寒挂灯笼。
“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一过寒露,柿子开始变红,柿叶叶开始逐渐变红,整个树冠火一般红。小村的四周便挂满了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惹人喜爱,内心深处也充满了欣慰和暖意。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独有柿树不与桃李争春,不和百花争艳;夏日欢至,千树葱茏,唯有柿树不与千树争宠,不夺万果时令;直到秋风萧瑟,剥光了绿叶的深秋时节,柿树才把满树的火红擎在枝头,似乎多少有点儿炫耀的意味,却装扮那衰草连天的时节,整个地块儿一片金黄,柿子熟了,“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冬日来临,一场雪后,银装素裹,大地皆白,仍有一个个红灯笼悬挂在空荡荡的枝头,点缀着寒风凛冽的原野。
依稀记得小时候的小村,小村四周似乎有几十棵粗壮却并不高大挺拔的柿树,皴裂的树皮,粗壮的树干,横七竖八的枝丫。每年月光皎洁的夏夜,这些树下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一群群孩子在树下嬉闹,捉迷藏,胆大的还呲溜一下爬到树上,骑在树杈上。大人们则坐在树下,看孩子们玩耍。有的孩子小,躺在芦苇席上睡着了,大人便拿着芭蕉扇不停的忽闪着,给孩子们驱蝇赶蚊。
我们小组有一大块儿土地,前几年分包给了十几户人家,按村民小组要求必须栽柿子树。几年过去,已成为一片茂密的柿子树林,每逢秋日寒露节气一过,整块土地便成为金黄色的世界。据说最爱画柿子的齐白石先生,在所有似曾相识的柿子里,偏偏独爱青涩的柿子,并且自称柿园先生,这倒也有趣得紧。
柿子树也许是所有树种里唯一受过皇封的果树了吧。听老人们讲: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甚至于父母死了连埋葬的地方也没有,穷困潦倒,无奈只能以乞讨为生。有一年的秋天,饿了几天的朱元璋头晕眼花。当他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时,突然发现历经战乱的废墟上有一棵柿树,树上结满了挂着霜的红灯笼般的柿子。朱元璋精神为之一震,瞅瞅四下无人,吃力的爬到树上摘柿子吃,总算是活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参加了义军,并且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成为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有一次再次领兵打仗经过这个小村子,发现这棵树上红柿子依旧满满的挂满枝头,想起当年的往事,朱元璋下马脱下身上的红战袍裹在柿子树上,当场封它为“凌霜侯”,从此,柿树就有了这个美誉。恐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棵被封侯的树了。
母亲院里也栽了两棵柿树,每逢收获季节,母亲总会交代一下梢头上的柿子留下来不摘,给过冬的小鸟儿过冬用。(详见之前的博客《留几个果子在枝头》)“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是呀,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方好。
据药书上记载:柿子树的柿蒂、柿霜、柿叶还是珍贵的药材,对肠胃病、心血管病、眼睛干涩、止血通便、降压解救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秋天吃柿子,事业就红火,在品尝它的时候,最好一次吃两个哟,这样你就可以柿柿(事事)如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