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怎样做一个有策略的教师

2021-10-12 20:20:22 

漫谈怎样做一个有策略的教师

       我个人认为,这个话题看似非常的古板,非常的难,但是在操作起来,只要结合我们的教学,就会非常显而易见了。
书中这样说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各个相关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的加以组合来完成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以及特定的形式巧妙的运用媒体,才能将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那么,总的来说呢,要完成高效的教学,书中说的策略有:创新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高效率的教学,重视教学反思,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等,每一个环节,书中讲得都非常的详细,我觉得也非常具有实效性。
      特别是改变教学方式中,讲到——
     教师充分将学生的基础把握好,有机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不仅能够令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掌握,还能有效地将学生们的主题作用发挥好,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深入钻研教材,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旧知识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说在学习古诗三首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预习课文课外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并给予适当的指点引导教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让同学们自行进行备课讲授新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迅速的调动起来,学生们交上来的教案有十几份,并且教案做的十分详细,思路清晰,然后我从中选择三份比较好的进行润色作为教案推出,口才好课外知识丰富,书法好的6位同学,每首诗两人一组,相互配合上课,一位口才好的同学讲课,一位书法好的同学板书,每一组进行讲课的同学配合的都非常默契,课堂上的气氛也迅速的调动了起来,最后我再总结,进行点拨,指出遗漏和不足之处。三首诗就这样下来,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这种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备课和讲课的教育形式,一改传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交流的形式变成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形式,增强了学生们的语言训练,参与面和训练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进行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彼此团结合作相互竞争的精神十分有利。
      老师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奇怪:怎么会把课堂交给学生呢?那我们群里的老师,有没有尝试过这种让学生备课、讲课的经历呢?
     记得我那年教六年级的时候,我在讲到阅读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比我的还要活跃,然后我就课堂上让他们进行了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之后,然后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当时我就发现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听的特别的认真聚焦点都聚焦到了小老师身上,比如说小老师姓吴,我就给他喊作吴老师,吴老师讲的怎么样,请同学们配合吴老师解答一些问题。然后当时呢学生就回答问题非常的积极,有的同学平时根本就不爱说话,但是那一节课他们都去竖起了耳朵认真的倾听,参与到了课堂中去,而小老师也是有模有样,讲得非常的精彩。
     但是现在想想,我就觉得可能跟学生的素质有关系,前几年的时候那些学生真的能够讲出来,但是不过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嗯,像那么优秀的小老师真的很少很少,要想再让他们上课,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话,就必须课下的时候让他们进行备课然后老师进行指导,然后再让他们讲课课。
      其实课堂上的教学策略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书中第48页讲到:要学会发问。在发问的方面改“我问他答”为“他问他答我再问 ”。
      我觉得这个方法就非常的好,面对授课的老师,学生往往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被动感,加之有时老师对理解问题慢的同学有缺少耐心,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缺少鼓励语言,对爱发言又常常离题的学生,我觉得这个方法就非常的好,面对授课的老师,学生往往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被动感,加之有时老师对理解问题慢的同学有缺少耐心,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缺少鼓励与引导,对爱发言又常常离题的学生喜欢批评,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限制和压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那么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然要竭尽全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要让那些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发言的勇气,也要让那些爱动脑爱动口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真心诚意的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充分调动起来。
      比如说,我今年在教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一个单元非常的好。就是让学生学会提问。在讲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自己来回答,回答完之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前提。前提就是:老师必须把握住这节课的难点,这节课的重点,这节课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所在。大家觉得呢?
      第二方面呢,作者说到了作业。他说要改“我批他改”为“他批他改我再改”。
      有人笑颜到,如今的孩子们都是在各种题海和练习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40分钟的课堂教育上,往往忽视了作业这一环节,通常布置作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让学生们完成若干练习题,老师批改完之后就仅仅是指出几个问题。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大多数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面对以上情况,大家感受如何呢?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要精心抓好作业这一环节。除了自己采用多种形式批改作业外,还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使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智力得到互补。既增强了自救纠能力,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大家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让学生进行作业批改之前,教师一定要教给他们一些批改的方法,例如如何写相关的PE符号以及PE等等在进行批改的时候,要求学生们对那些自己认为很有创建性,或者是简洁的解法进行一些鼓励性的批语,以便增强批改作业的同学和被批改同学的创新意识。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写上启发性的批语,促使批改者和被批同学搞清楚为什么错,自己怎样纠错,然后写出总结的评批语。内容包括出错题及错处,分析错误原因,做出正确解答,应吸取的教训等。让学生们对作业进行批改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彻底放手不管了,相反教师医药更认真的对学生们批改的情况进行查阅,要对那些批改不当之处进行纠正,对于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提出和指正,对问题较多的作业老师要批改者,与被批改者实行面对面的批改,并有针对性的给予个别指导,及时帮助后进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信心。
      通过这样的批改和被批改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将教学过程中轻评价的学习过程品重评价,学习结果的倾向很好的克服,推动学生们对思维过程的自我评价,另外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克服纠正错误形式过于单一的不足,对培养学生自查自纠的能力十分有帮助。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们课堂上的语文听写。我们课堂上的语文听写就是让学生先听写完之后,自己改一下,有错字的时候错一个改三遍。有时候,让同桌互改,这也相当于互批吧!只是不同的是,不写评语,写分数。批改完,学生针对错误,纠正完了,我再收回,一个一个批改,看是否纠错,纠错的地方,是否准确。我想,这个方法也是与作者的方法相似吧!

大家有没有批改作业这方面更好的方法呢?

     让教师在“教”中吸引学生学,把“教”的过程渗透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中参与教师“教”,把“学”的过程体现在“教”的过程中。这几句话,是不是很经典?

     重视教学反思,通常我们只是将反思的结果看作是研究的唯一,却将反思过程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给忽视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那么,我想问老师们,你们在平时是怎样进行课后反思的呢?

     作者对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出一个教师进行反思的大体框架。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四个行业第一是具体经验。第二是观察分析。第三是抽象的重新概括。第四是积极的验证。

其实,我觉得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反思的过程,为了能够得到一种更有实践意义的结论,或者是真正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身为教师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自己的反思过程进行完善,充分将反思的巨大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总之,教学反思很重要!

创新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在教育学教育学理论中都有论述,但是在作者里这里边呢,它包括很多,有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等。确实很实用,大家抽时间可以进行阅读!

下面我再说说如何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吧。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缺乏一定的自制力,难免在课堂上会分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有助于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表现出,厌倦走神或者是打瞌睡的情况,讨论问题时,讨论一些非相关的问题,说怪话,搞小动作,看其他书籍等,这是要运用语言信息或非语言信息调控学生的学生学习情绪,以平衡教学活动。

     比如说吧,上课的时候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鸟就是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窗户打开让小鸟飞出去切莫理会,最后也可以针对小鸟飞到教室这件事打趣一把:“看,小鸟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了,大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让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吧”

     如果发现学生仍有困意,早时说闲话搞小动作或者是继续讨论,可以突然提高,音量或压低音量甚至可以稍作停顿,就可以收到让他们的思绪收回来的效果,老师也可以在知识重点或者难点的地方借助自己语调或者是语速的变化,对那些困倦的学生进行暗示。

    还可以利用重难点中具体的事例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呢隐含针对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和警觉,从而达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心收回来的目的。

还有,利用教师变位讲课法,利用教师眼神调节好课堂的情境,还有语言激励法等等。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将课堂教学环节掌握好。课堂教学中既要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每位学生都要做到人人平等。

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基本良好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老师,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教学前景,每个学生都被老师通通关注,回答错误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引导鼓励,继续思考那些与教学目标太过偏离的,被老师运用巧妙的方法及时拉回到正确的思维当中。老师既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又兼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授课情景中,老师完成了传道者,授业者姐或者朋友等角色,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不过老师过分严肃,权威性太重,指令性语言过多,学生就会沦为知识的容器,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就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非常的低。

    也就是说,教师要与自己的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对每个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让学生的意见得到充分的重视。

    当然了,这本书中的教学策略真的是既智慧又巧妙。在这里,我不再一一赘述。

    我要说的是,其实作为一个老师,想做一个有策略的老师呢也并不难,只要你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真正的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内心里尊重学生,亲近学生,那每个学生都喜欢你,热情的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策略的好老师。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漫谈怎样做一个有策略的教师 2021-10-12 20:20:22
年少不懂张爱玲 2021-10-12 00:02:14
读书,让心灵富足 2021-10-12 21:03:36
面对幼儿在嫉妒心理下的破坏行为,教师应该怎样应对呢?——读《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有感 2021-10-12 23:07:20
孩子需要一场没有防备的空降 2021-10-12 22:12:45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2021-10-12 22:35:13
寒露寒 2021-10-08 22:06:37
智者当如蔺相如 2021-10-08 22:08:48
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2021-10-08 23:05:51
父子两个要合伙干啥? 2021-10-08 2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