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少不懂张爱玲
郑州市二七区西胡垌小学 李淑兰
很久前,就听人说,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惑年。大学时喜欢张爱玲,是源于她那孤独忧伤而又不乏独立的文字。现在,年岁渐长,依然喜欢张爱玲,是因为她的故事,仿佛折射出很多关于人生的哲理。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是幸也是不幸的,她出身名门,本来可以做个衣食无忧的大小姐,却因为父亲吸食鸦片,母亲离家出走而开启了一段惨痛的童年。随后,家道中落,继母刁难等一系列家庭生活的不幸,使她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最终,为她孤独凄凉的晚年生活埋下了伏笔。 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张爱玲在我心里便是不幸的,首先,残酷的家庭生活让她对亲情充满渴望,更让她比任何人都能看穿亲情。她曾在《妈妈的菜》中写道“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都给你。她们只是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我想这样的文字,从这个从小失去母亲关爱,在继母手下讨生活的女子笔下流出,多少,都让人觉得有些悲凉。短暂享受母亲的关爱的人,竟比任何在母亲庇护下长大的孩子都要更感恩理解母爱,也许这就是因为缺爱,所以才更能感受爱。 缺爱,不仅更能感受爱,也更想拼命抓住爱。亲情如此,爱情亦是如此。大学时,不明白张爱玲为什么会爱上胡兰成。明明他已成婚,她却不介意。明明他成了汉奸,她也不管不顾。明明他见异思迁,她还要辗转奔波千里只为见他一面,她为胡兰成付出了几乎全部,只至把爱耗完。那时,我并不理解这段爱情,甚至为张爱玲感到不值。但现在看来,或许,真的不能以尘世的价值观来评价她的爱情。毕竟,对于张爱玲来说,是胡兰成第一次给了她尊重、理解和关爱。所以,当他给的起爱时,她就爱的果断,甘愿为之付出一切。当他的爱消失时,她也能走的决绝,全身而退。其实,爱情,就要如此干脆,拿的起,也要放的下。张爱玲比谁都渴望得到爱情,也比谁都能看穿爱情的真相,所以她才曾写出这段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所以,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 ,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 ,也总有个人不爱你。当你被爱时,不值得不得了的骄傲,当你不被爱时,也不值得不得了的自卑。 张爱玲的生活是曲折的,丰富的。所以她是一位有故事的人。而我们,人生百态,也许走完这一生,才能真正读懂别人的故事。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