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70后”农创客返乡立业 “筑梦田园”

2021-12-08 20:03:20  全媒体记者 郦曼丽 实习生 雷秋红 编辑:xutingting

初冬时节,山色层林尽染,大山深处的王坛镇新联村迎来了一波又一波驴友团,他们登高远眺后乘兴而返,纷纷在村里新开的民宿——“古道第一家”坐下来,赏美景、吃土味、享受好山好水。

“每天热热闹闹,一点不冷清!”村民们这么说。而在两年前,这一片还都是闲置农房,自从村里来了一个叫王建江的“70后”,沉寂的山村变了样,“江哥”和村民们一道,致力于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打造“向往的生活”,也给美丽乡村注入了振兴新活力。

乡村民宿住出“家”的感觉

“江哥”毕业于音乐学院,当过8年兵、干过销售,开过外贸公司,是典型的“斜杠青年”。如今,他剃着小平头,穿着复古军装,系着围裙在民宿里忙前忙后,一身浓浓的“土味”,掩盖不了踏实而简单的幸福。“在外闯荡久了,总觉得找不着根的感觉。一次机缘巧合与新联村‘一见钟情’,从此,乡愁梦一发不可收。”他说。

这次结缘要从一次出游说起。王坛镇北部的新联村,四面环山,陶隐岭古道蜿蜒而过,村内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去年,来此游玩的王建江为景所动,在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流转下部分闲置农房和农田,改造成民宿,建起蔬菜供应基地,不仅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收购了附近农户们手里的“自产山货”,让大伙儿都能尝到乡村游的“甜头”。

从城市到农村,王建江的日程表也从“996”到了“337”——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把关“拳头产品”麻油鸭的制作和配送;七点,给民宿员工开早会;上午一直到下午三点,则是他的“掌厨时间”。“哒哒哒”,案板和刀具碰出轻快的声响,“呲”,新摘的青菜滑入锅中,一阵娴熟的颠勺翻锅后,一盘盘农家菜被送到游客的餐桌上。“毕竟刚起步嘛,很多事情还是要亲力亲为。”看着食客们大快朵颐,王建江很是欣慰。

现在,来新联村觅幽的游客不再担心枯燥乏味了,可以游览村落风光,可以采摘水果瓜菜、爬山,还可以体验手打年糕、石磨玉米、烧烤等,感受最真实的乡村生活。

乡土文化韵味悠长

创业者的“乡愁”能顺利落地,与村里的发展分不开。近年来,新联村积极推进“五星3A”建设,村路硬化洁净了,路灯亮了,公园和公厕建起来了,环境保洁的长效机制建立了……“江哥”选择把梦“筑”在这里,可以说是花香蝶自来。

“在大山里开民宿,就要有泥土味儿,我的初衷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回家。”王建江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修旧如旧。“农耕文化、童年记忆,这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怀。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也向往栖于山水之间,宿在浅淡乡田。”他对“乡愁”的理解很纯粹,他想带给游客的并非是雕琢过的乡村文化,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沉浸式体验。

于是,原汁原味的农耕气息保留下来,乡村元素随处可见:门头用毛竹装点,屋顶盖上了稻草,步入屋内,大锅灶台、竹编箩筐、木楼梯、阁楼,无不彰显浓浓乡味。除此之外,王建江还收集了不少上世纪的老物件,正计划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打造一个农耕记忆馆。

兼职传媒业务的王建江习惯用小视频记录生活、分享日常,也把他的个人账号都做成了推介乡村的平台:绿树掩映间,民宿食堂座无虚席,身着绿军装的农妇们制作桂花糕、腌制咸菜、浇灌田地,他还扮成孙悟空的样貌与游客合影……“江哥”把自己融入到了村里,思路活络的他还探索起研学游,联系上艺术家协会,拉来一大批绘画爱好者和学生前来写生,共同为新联村“吆喝”。

年轻人返乡,村子才有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希望。“接下来,我将继续改建剩下的闲置农房,增加教育生活、体验休闲等项目,让‘古道第一家’成为更多人的理想家园。”王建江说。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许婷婷

审核:陈芳

终审:邵荣英

热门评论
打开笛扬新闻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全力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2021-12-07 19:33:19
柯桥区委书记陈豪率党政代表团赴义乌市、萧山区考察学习 2021-12-04 21:59:56
柯桥区委书记陈豪率党政代表团在江山市考察 2021-12-03 22:47:05
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2021-11-29 20:12:36
柯桥区“力学力行 领跑竞跑——百名年轻干部体感共同富裕”优秀文章 2021-12-07 09:45:00
从严从实!打好疫情防控战 2021-12-08 14:56:19
浙江疫情防控发布会:三地已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41例 2021-12-08 18:22:29
烧烤+凉茶、熬夜+保健品!这样的“朋克养生”真的健康吗? 2021-12-08 19:50:32
花香蝶自来!“70后”农创客返乡立业 “筑梦田园” 2021-12-08 20:03:20
绍兴市上虞区1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通报 2021-12-08 19:44:02
没看够!下载个笛扬新闻呗!
笛扬新闻 柯桥传媒集团 立即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