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7-2022年中国健康养生行业报告》提及,目前养生人群中,18—35岁占比高达83.7%。但年轻人的养生方式,却又别具一格。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左手吃着麻辣夜宵、右手泡着枸杞茶……一边消耗,一边弥补,近年来,这种损害健康又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克养生”方式,正是年轻人的养生日常。
但这样的养生方式,是否真的健康?
“朋克养生”进行时
“当代青年的一种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是百度百科词条为“朋克养生”给出的解释。
都说女生爱美,市民芳芳,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除了日常上健身房外,还将一日三餐简化成一日一餐,但由于夜晚饥饿难耐,芳芳又“报复性”点上一堆外卖夜宵。这样的循环往复,并没有让芳芳真的变瘦,反而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得了胃病。
舍不得晚上自由时光的年轻人是熬夜的主力军。最近,市民王先生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但白天因为工作没有时间玩,只能晚上和好友们一起“组队杀敌”。“玩起来就停不下手,但确实觉得这样下去睡眠不够,而且人也昏昏沉沉的。双十二马上就要到了,我打算给自己买点保健品。”王先生说。
“朋克养生”更多是寻找心里安慰
市民小陈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得在餐桌上喝酒。过度饮酒并不健康,怎么办?小陈自创了一套所谓的“养生大法”。比如说,喝酒前吃点护肝药,或是在红酒中加入生洋葱达到软化血管的作用……而在应酬后,小陈一般会选择前往足浴店去放松,“不想喝酒伤身,但又别无他法,只能自寻‘解药’。”
在市民小朱的家里,摆放着诸如鱼肝油、蛋白粉、护肝片、生物素等不少保健品。作为一名程序员,小朱的工作很是忙碌,长期眼睛对着电脑、屁股不离椅。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他给自己买了一堆瓶瓶罐罐。至于效果如何,小朱并不确信,但他觉得“补,总比不补好”。
还有一些年轻人则更追求“食疗”的效果。奶茶要喝有桃胶的养颜款,火锅要吃加入了当归、枸杞的养生锅。有掉发困扰的王先生则在网上购买了一款“九蒸九晒芝麻球”,这种产品宣称对脱发、体虚均大有裨益。王先生入手后,马上和朋友当做零食分而食之,丝毫不记得最初购买的意图。
根据阿里健康大药房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养生”被搜索次数达2.3亿次。2020年“6.18”期间,某电商平台眼部保健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126%,蛋白粉同比增长751%,维生素类产品同比增长387%。其中年轻人成消费主力,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6%。采访中,记者发现,“朋克养生”的年轻人,事实上并不很在意这种养生法带来的效果,或许,正如小朱所言,“补,总比不补好”,图个心理安慰才是他们潜意识里的真实想法。
养生要坚持生活有“度”
一边“作死”一边自救,“朋克养生”是否真的鱼和熊掌可兼得?所谓的“朋克养生”,是否是打着“养生”的旗帜,继续“朋克”呢?正如很多年轻人也深知早睡早起身体好的观念,但在实际行动上又晚睡晚起,无奈最终也只能靠着敷面膜、吃保健品聊以慰藉。
在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90后的健康状态自评分仅为6.2分,低于70后的6.6分和70前的6.9分。一位医学专家表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呈现出年轻化多发的趋势,这正是由于抽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糖尿病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痛风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靠着迅速、简单的“朋克养生”法是否真的能完成“养生”,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在健康理念上的错误认知。
“健康的养生要坚持有‘度’。”医学专家表示,任何保健品都是安慰剂效应大于实际功效。相较于保健品,专家更为推荐通过健康、规律的饮食,肉类、蔬菜营养均衡的摄入来“养生”;此外,熬夜带来的降低身体免疫力、内分泌紊乱、记忆力下降、提早衰老都是不可逆的,并非靠着“养生”就能“补”回来,更好的方式是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黄唯诚
审核:陈芳
终审:邵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