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学|曾经的乡音

2021-08-05 08:40:04 

还记得大庆历史上乡音各异、乡音会聚的景象吗?


大约10年前,在广场上散步时,有一个声音叫停了我的脚步。开始那声音是有些陌生的,仔细听来,才辨别出是在叫我。是一位操一口湖南乡音的老人,我们两手相握时,都感慨光阴似箭,一晃30多年不见了,我生疏了老人,也陌生了他的乡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和这位老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过,那时我周围不仅有这位老人的湖南乡音,还有陕西、山东、四川、河南等地的乡音,事实上那时整个大庆油田就是各种乡音的组合体,无论走到哪里,在哪个单位,都能听到不同的乡音,油田大地上的种种乡音,就如同多声部合唱,把《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声唱得浑然一体,动人心魄。


1_a0c6a9997ea54b71aa4e9cec5511622a


而10年之后的今天,我的耳畔,再也听不到那曾经响彻大庆油田的种种乡音了,说乡音的人老了,乡音隐退了,隐退在一片没有乐感、声调统一的普通话之中,隐退在油城的现代文明中。


是的,曾经遍布大庆口口乡音的人,今天都老了,都带着他们的乡音隐退在大庆沧海桑田的巨变中了。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拓荒者,是大庆石油的创业者,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崇高的名字,叫“老会战”。60多年前,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纷纷奔赴大庆这片荒原,投身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乡音各异,一时间荒原上乡音鼎沸,声声相撞,彼此还一时听不懂你南腔他北调的乡音——河北的听不懂四川的,陕西的听不懂江苏的,湖南的听不懂山东的,荒原上的风把不一样的乡音荡来荡去……很快,为新中国拿下大油田的共同目标,让不一样的乡音相融相通了,铁人王进喜操着一口陕西乡音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时,所有与之不同的异乡人都听懂了,听得字字清晰,铭记在心。荒原上的异样乡音,再也不会随风荡来荡去了,人拉肩扛的时候,不同的乡音总能呼喊出一声声浑然一体、声调一致、雄壮有力的号子声。


微信截图_20210429103826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会战年代,乡音除了与石油大业一起化作一个共同的强音,还以其特有的乡音和乡土之情,赋予了石油人许多温暖和抚慰。如果有谁陷入思乡和想念亲人的愁苦中,同乡人几句饱含乡土亲情的乡音劝慰,思乡人就如同回到了老家,看到了亲人,乡愁淡了,不安的心又踏踏实实地扑在会战上;如果有谁遇到坎坷和苦恼的事,同乡人的乡音又像徐徐轻风,吹去他的烦忧,解开他的心结,情绪畅快了,人又充满了会战的干劲儿;如果有谁工作没干好,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情绪低落了,挨上几句同乡人的骂,他会感到骂得亲切,骂得痛快,就会在乡音的骂声中幡然醒悟,振作起来,又甩开膀子,再立新功……


今天,有人说大庆是“移民城市”,而最初的移民就是60年前奔赴大庆这片荒原的石油人,他们乡音各异,习俗不同,是为新中国拿下大油田的一致情怀,把天差地别的乡音交响成拼搏的战歌、奉献的乐章,把风雪肆虐的荒原交响成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油田。因为拓荒者和创业者乡域多元,大庆这片土地的品格里一直拥有着包容开放的基因,可以说这是推动大庆不断开创未来的强大基因。


1_1a0cb20091894408b72dacaf80db5cab


一个甲子过后,曾经响彻大庆的种种乡音,如同完成了使命,隐匿在了城市之中。回想起年轻时,在工作岗位上,我身边的师傅有陕西的、四川的、湖南的、河南的,我聆听过他们不同乡音的谆谆教诲和严厉批评,那声音是那么亲切、令人怀念,久久萦绕在耳畔……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陈文学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



热门评论
打开大庆油田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热血军魂,中华脊梁 2021-08-01 08:22:50
陈文学|曾经的乡音 2021-08-05 08:40:04
潘德华|光阴十年 2021-08-05 08:39:39
丰华|夏日,你好 2021-08-04 09:04:50
李春英|人间滋味 2021-08-04 09:04:41
张玉玲|荷香夏日 2021-08-04 09:04:29
关春燕|生日随感 2021-08-04 09:04:19
衣雪嵩|听雨 2021-08-03 09:48:04
刘锐|至夏之至骄而不群 2021-08-03 08:32:20
姜大巍|读书“三气” 2021-08-03 08:31:54
没看够!下载个大庆油田呗!
大庆油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