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沿着笔直的铁路一直走下去。几个儿时的小伙伴结伴而行,时而兴奋地在铁轨上跳着“探戈舞步”,时而又大步流星从一排排枕木上跨过。我们一边数着枕木的个数,一边在铁轨上上演着追逐戏,直到太阳落山才各自回家,由此,我的童年的生活就这样与铁路结缘。
这是一条运输大庆油田原油和会战物资的主干铁路,起点是大庆让胡路站,终点是内蒙古通辽站,于1966年12月正式运营,同时支持客运功能。爷爷曾在让胡路工务段工作过,负责铁路沿线壮志站附近的铁路维护保养和装车卸车工作。几十年来,停靠该站的火车不知运输了多少罐原油,也不知运输了多少油田会战所需的能源、蔬菜和干打垒材料。
清晨,爷爷经常带我去铁路附近跑步,火车刚刚驶出壮志站时,清脆悦耳、悠扬宽广的鸣笛声,以及车轮滚动铁轨的轰轰声,触动了我的心,此时爷爷便耐心地告诉我:这是拉运油田物资的货车,这是拉运煤的货车,这是拉运原油的货车,这是通往大安北方向的客车……
这些声音对我来说从来不是噪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我带来安宁的感觉。
14年前的一个寒假,我随父亲坐火车去往满洲里,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当看到一节节绿皮车厢如长蛇般横卧在站台上时,我幼小的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激动。一路上,我紧紧依靠在窗前,目不转睛望着窗外,生怕漏掉沿途美丽的风景。看着铁路旁小村庄里飘起来的炊烟、车水马龙的城市风景、巍然屹立的山峰、一个个黑漆漆的桥洞、农民耕地和草原上放牧的场景,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上大学了,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开始了孤独的求学路。记得那天坐上火车后,鸣笛声突然响起,当列车徐徐开动掠过站台时,我看见父母不舍的脸,当时泪水夺眶而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立刻转身望向别处,内心苦乐杂陈,既饱含与家人分别的伤感,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每逢节假日,我都要乘坐绿皮火车往返于家乡和学校之间,如今想起来,绿皮车更承载了我当时对家的思念,对铁路的一种特殊的情怀。我总是记得,拿着车票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入站台,当火车缓缓地驶入站台后,一大群人一拥而上,那种你拥我挤的场面好生壮观。车厢里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空气中夹杂着发霉与泡面的混合味道,打牌的声音和吵闹声不绝于耳,尽管车厢已经挤得像农贸市场一样,但那些推小车卖饮料、地方特产和盒饭的列车员还是来来回回的在过道里穿梭……但是我感觉到异常的温馨。
这般从小到大的记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里了,因此我对铁路、对火车特别敏感。毕业后的我回到了大庆油田工作,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在经历了快速上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大庆油田如今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从会战中孕育而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这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如今高楼林立,环境宜人,高速公路、飞机场、火车站等大型公共设施和输油管线快速建成,加大了油气经济圈的辐射力。绿皮车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出现了更多的空调车、动车、高铁,车厢里不再是那么的拥挤吵杂,看到的是整洁干净的车厢环境,到处是列车员甜美的服务笑容,我们体会到了更加舒心的服务。
不变的是这条熟悉的铁路,不变的是那一列列油罐列车,不变的是永远封存的美好回忆……
作者 采气分公司 刘宇飞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