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与折
如今,真的很赞叹前辈造字的奥妙,仅仅一笔之差就会造成另外一个结局。下面就以我们这一个普通之家的一件真实事件谈谈一下我的感受。
我的母亲,已进入耋耄之年,勤劳善良,平淡朴实,文化程度不高,据她讲断断续续上到了小学三年级,在她那个年代,温饱都无法解决,上学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加之极度贫困,在学校总共没读几天书,很多字都不认识。现如今母亲的眼睛也花了,腿脚也变得不那么麻利,每到阴天和寒冷的季节膝盖就疼痛难忍,年轻的时候出了太多的力,干了太多的活,落下一身的毛病,辛辛苦苦一生,饱受着人间的各种冷暖。在家庭的事务中,母亲非常兴奋,可能是平生养成了这种习惯,每天四五点钟就醒了,五点就起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记忆中从没见母亲睡过懒觉,有时我曾想,我的母亲应该是天下最勤快的母亲。记得我小的时候,三伏天,天气热的像蒸笼一样,人稍微一动浑身就冒汗,身上的衣服瞬间就被㓎透了,每当父亲中午下班回来,母亲就会立刻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拿去清洗,每天至少要洗两次。然后就是生火做饭,等全家人吃完了,母亲洗刷完毕就准备上下午班,在车间母亲还干着非常沉重的体力活。再后来父亲病重,母亲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计母亲早出晚归,一边包揽了全家的家务,一边还要拼尽全力为家里多挣一分钱。再后来父亲病故,母亲不再像以往那么拼命的去奋斗,随着年龄的增长节奏也逐渐慢了下来,目前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和孙子身上。母亲是个急脾气,生活的重担把她练就了这种急躁的性格,疼爱孩子的方式看起来有些极端,比如他做好的饭,洗好的水果,你必须吃,如果不吃的话,她会一遍又一遍的不停的劝你吃直到你吃了为止。但是现在的人不像前那么缺吃缺穿了,生活习惯和方式都跟以前大不一样,有时候的爱并不能够得到理解,更别说感恩,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境界和年龄才会有所感悟。
我的儿子,从小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是家属院里边大家夸赞的对象。到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大不如从前,从以前的外向活泼变成了目前的沉默寡言,按照儿子的话说只是跟长辈们没有太多的语言,在同龄人之间还是比较健谈的。儿子对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从小在大人的庇护之下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难,家务活基本上没有动过,对待身边那些唾手可得的便利并无一丝的感恩和谢意,不知道每件事物的背后都包含着大人们默默无闻的付出与辛劳,加之目前正处于青春期,内心不免有了一些小秘密,作为大人我们都是过来的人了,有时候处理不当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上了高中,儿子成绩急速下滑,这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些孩子努力程度不够的因素,对待学习不那么专注,对待每个学科不那么的感兴趣,加之今年的疫情,孩子在家上网课效率也不是太高,高一的期末考试名列倒数第一。面对孩子的成绩我们大人不能一味的去指责,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去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都不相信自己孩子会差到这个程度。孩子高中寄宿,一周在家的时间只有一天,那问题一定出在平时在学校的学习,通过跟孩子班主任的沟通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发现孩子学习的努力程度欠缺,真正具体的原因还是他心里最清楚。面对八月即将进行的分班考试和文理科的选择,孩子也打算拼搏一把,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希望不留遗憾。
自从今年开始,感觉孩子长大了,不仅保留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开始对我这个当爹的有了感恩之心,今年的生日和父亲节孩子都为我送了礼物,虽然不想让他花钱但是也不能阻止孩子对我的那份感恩之情,希望将来孩子独立以后能够一直如此!我今天说的这个梗就是孩子买快递酿成了一场风波。事情是这样的,孩子网上有了四份快递自己取了两份,剩余的两份由于自己不在当地让奶奶去帮他代领,而且告诉奶奶这是衣服。孩子通过微信上的文字功能让奶奶帮他取快递并嘱咐奶奶不让拆。奶奶取快递平时养成把快递外面的包装给去掉的习惯(由于嫌脏),拿到家一看应该是衣服就想着给孩子去过下水,嘴里边还不停的说“就是一件衣服还不让折”,想着孩子还要穿早晚都得洗,于是就拆开过了一下水。由于她不认识这个字,最后听别人跟她说这个字是拆,于是她跟孙子说一开始不知道就给拆了,而孙子说她不顾忌他的隐私了,明明告诉她不让拆她还拆,于是这祖孙俩就开始了一场争论,还让我去评理,我是旁观者清啊!这就如同脸上趴了一只蚊子,用手使劲的拍了一下,结果脸说手打他了;又或脸上有些灰尘,另一个人伸手去帮他擦,结果不小心指甲划伤了他的脸,结果这个人说他是故意的。两个人为此争吵了一番,一个说他的隐私遭到侵犯,一个说给你洗衣服竟然有错。都是我最亲近的人,一家人之间的关爱都是无私与圣洁的,岂能是用语言可以表述的?
拆和折,一字之差,在我们家庭里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浪花,但我坚信它不会增加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反倒是我们爱与爱之间的相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