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的力量
——《懂得自有力量》阅读感悟
娄妍
在过去一年担任班主任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琐碎、繁杂的班级问题,我常常反思是否有更妥善得当的解决方式。假期,我翻开了蔡素文老师的《懂得自有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一些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建立关系,到自我认识,再到成为一个主动适应社会的人,这本书通过渐进的“如何爱一个孩子”“告诉孩子如何爱自己”“告诉孩子如何在社会”三个篇章展现出孩子逐渐成长、完善的过程。在99个案例故事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影子,也得到了一些处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启发。
一方面,引导学生建构和自己的积极关系。引导学生肯定自己,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可以让学生制订一张优势表格,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优势,邀请家长、好友一起参与评价,制订表格的过程便是发现自我优势、积极自我肯定的过程。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归因,并且制造成功,及时强化使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发现自身的能力。当学生受挫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解释,其前提是质疑,质疑学生心中的“肯定是”“必然是”,让评判和认知变得理性,从而调整言行。同时,当事情来临,引导学生关注积极的方面,让思维发现美好,让积极情绪丰富内心。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建构和他人的积极关系。引导学生接纳他人,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关系,看到周围不同个体的长处和难处,接受不同的他人,引导他去肯定他人的长处,体恤他人的不易,支持理解他人,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人际交往中产生抱怨往往是源于对于他人的不理解,此时应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共情他人的能力,他的内心也会变得开阔起来,不再有那么多的自怨自艾。同时,在团队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存在感与价值感,对于一些“消失”的中等生,一些客观忽视会造成失落感,作为老师也要多多关注中等生,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梳理自信心,拥有成长的内心力量。
正如书中所说,“懂得是智慧,是体味生命过程之后生长出的理解、共情与接纳”,懂得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需要多试着深入学生的内心去了解、分析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做出积极、有意义的调整,重拾“懂得”的智慧,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