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最近今天几个领导在日常值班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个七年级女生总是在小广场拿着一个扫帚和搓斗在不停的扫地,有的时候,她会扫上大半节课。她扫地是很认真的,一片一片的地,她一扫帚一扫帚的扫,目不斜视,专心致志,近乎痴迷。我曾暗自揣测“她可能是班级里专门负责卫生打扫和检查的班干部”,直到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我随意的问该班的语文老师,“那个经常扫地的女生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情况?”语文老师回答:“那可不是我安排的啊!她叫毛婧瑶,智商有点低,曾经分不清男女厕所。不过就是听老师的话,让干啥就干啥。”虽然吃着饭,却明显的感觉味同嚼蜡,食之无味。不禁内心深处一声叹息。暗自问自己,“孩子,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
上周的某天下午,静校结束不久,那个女生来我们办公室借老师的手机给她妈妈打电话,请她妈妈给她的饭卡里充五十元钱。她妈妈的声音透过手机的电波传了出来,问她“这是谁的手机?”答曰“是俺老师的”紧接着那个母亲的声音陡的提高了分贝“你给我听好了,再敢借老师的电话给我打电话,看我回来不扇死你!”可怜的女孩唯唯诺诺,不敢接声。我抬头看了她一眼,记在了心里。
我询问借给她手机的老师,“那个女生是你亲戚吗?”回答说“不是,我不认识她。她来咱们办公室接电话,我就把手机给她打了。”我们几个人感慨,有些家长当得很不称职,从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后果。
或许其父母的关系是不和谐的,也或许是离异的,也可能是再婚家庭,总是是作为母亲没有给自己的女儿足够的温暖和人格的尊重。
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和班主任老师到这个女孩的家里去坐坐,去看看。和孩子的母亲深入的谈一谈,谈孩子的培养之道,谈孩子的将来幸福。
我还要和她的班主任谈一谈,平时要多给予这个女孩关爱,扫地只是按照班级排的值日表执行,不必只让这个女孩子一个人来打扫那么大的卫生区。
如果可能,我还想和这个女孩子好好的交谈一下,看看她的内心的想法和思想的追求,能不能读书和写日记等事情。改变就从培养她的自信心开始吧。
想法再好,如果不去行动,就只能是空想,是白日做梦、竹篮打水。正如国家的“双减”政策,要靠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家长行动起来,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幸福,我们必须努力。因为,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