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门关闭是否有一扇窗户打开
一位同学有天来找我喝酒时闲聊我们平时工作的心得感慨道“现在农村出来的孩子身体素质真的太弱了。”我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他告诉我前段时间他去某个中学执行中考体育考试监考,监考的过程中就发现城市里的学生考场纪律明显比农村学校的学生纪律要好。从考试成绩来看城市里的学生也明显要比农村的学生成绩高一截。
我和同学都是从农村长大的,没有贬低农村学生的意思,毕竟贬低农村的学生就是在贬低我们自己的过去。只是我们都觉得这种现象有些令我们痛心。在我们还是少年的时候我清楚记得不论是全县田径运动会还是各种篮球足球比赛农村的学生绝对是全场最闪耀的明星。论文化课学习农村学生可能因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成绩上不去,但要是论吃苦耐劳农村的学生绝对不含糊。体育运动除了天赋剩下就看训练中谁能吃得了常人吃不了的苦了。和在田间单调、枯燥、繁重的劳作相比体育训练要轻松有趣的多,也正因如此农村的学生即使体育天赋低也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把体育成绩提上去。农村出来的运动员能撑起几乎整个运动场。
再看到现在好多农村的孩子不仅文化课被城市的孩子摔掉一大截就连最拿的出手的体育成绩现在都已经被甩一大截。看到这些我们真的很心痛。
究竟是什么毁掉了农村孩子最宝贵的品质?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寒门贵子为什么现在很难再看到了。我和同学进行了一番探讨。造成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大致有这些,首先现在的农村家庭收入不再依靠单纯的种植农作物贩卖农产品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农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工作,就像豫剧“朝阳沟”中银环妈劝银环“就是当个服务员都比农民强”。现在农村的学生能够在课后下田帮助家人做些农活的已经很少了,一会怕脏怕吃苦,一会觉得种田没有前途,家里大人忙的脚不着地家里玩手机的孩子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缺少了田间劳作的磨练,在吃苦耐劳方面自然没有什么毅力。上课没有好好学习,下课后又没有什么补习班,父母要么外出务工为了生计奔劳,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反观城市里的学生文化课学习有着教学条件的先天优势,课后各种学习培训班兴趣辅导班如雨后春笋一般。这样一来农村的学生不但学习被落下就连原本引以为傲的身体素质都被城市的孩子超过了。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家里的孩子转到城市学校。如此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优亦优,差亦差。
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是大家形成的一种共识,如今再没有人重提知识无用论。高考刚过去两天,大家对于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高考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这里想对跟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说,放下手机努力读书吧少年!只有读书才有跑赢富二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