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王戎不取道旁李》

2021-11-24 11:05:23 

备《王戎不取道旁李》

最近校内开启了新一轮的研磨课,这次的主题是:简优课堂。什么是简优课堂?“简”是外化的形式和内容,“优”是内化的本质和灵魂。简优课堂关注的师生生命发展,拥有简约、生成、共生、智慧、本色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套成熟的智慧课堂体系,与我们日常常规教学的模式有所不同,语文课堂应该如何达到简优,实现简优课堂带给学生真切的成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集体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课有了一些思考。

一、问题意识

暑假里听过王老师的讲座,专攻问题化教学使得王老师在专业方向有了非常深刻的见解,听完也是大有裨益。在此次备课中,问题化教学又重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简优课堂提倡聚焦真实问题,探究核心问题,生成深度问题,评议化用问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问题,以学生实际学情生成问题,问题意识始终贯穿期间。那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设置?是应该像问题化教学收集学生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攻破有价值问题,还是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核心问题,以核心问题为轴生发问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课可以提出很多个问题,一开始备课时,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找出这个核心问题,在把所有问题罗列出来:王戎为什么不摘李子?说说“道旁苦李”的原因?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经过思考发现,这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不摘李子是因为李子是苦的,发现李子是苦的恰好证明王戎善于观察和冷静推断。最终在解决完课题,开展初读时,将核心问题抛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观念转变

在设计解决文言文意思这个环节上,采用的是由字义到句义的传统方式,但四年级的学生对常见文言文中一些字的意思可以自行突破,但有些比较特殊的就难以解决,为了形成归类的思想,将这三类概括为:古今同义、古今异义、一字多义。操作方法是告诉学生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在现代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成为古今同义,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学生在找时思维发散较宽,比如学生会说“七岁”古今一样,“小”都只年龄小,对于“竞”、“必”这类的词可能因为难而选择视而不见。有些同学可以找到,但是顺序是混乱的,教学课件无法满足学生生成。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跟主任沟通过之后,主任问我为什么先告诉学生古今同义、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呢?让学生交流发现,找出“唯”“竞”古今意思一样,我们总结古今同义不是更好吗?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让学生生成问题。简优带来的结构转变其实是观念的转变。

备课初期,这两点带给我深刻的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不是一个想法或愿望,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备《王戎不取道旁李》 2021-11-24 11:05:23
教育有感 2021-11-24 11:30:27
小雪·​翩翩自来 2021-11-23 21:22:43
城市里的橘光天使 2021-11-23 21:31:44
外婆,我想对您说 2021-11-24 06:45:32
征文《又见夕阳》 2021-11-15 22:22:59
征文【童心向党,强国有我】 2021-11-16 15:18:59
特别的升旗仪式 2021-11-17 07:06:00
“小酒窝” 2021-11-17 21:06:21
未来的街道. 2021-11-18 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