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2021-10-24 22:41:58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一节“估算与精算解决问题”教学实录引发的思考

 

估算与精算解决问题是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中出现的,是基于估算与精算分别学习后的一次知识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万以内的加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课标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区分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联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难点是学生在结合生活情境,选择策略解决问题中估算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结合学生知识学习、课标要求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同时在反复磨课、上课与评课中,领悟到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非常感谢这次公开课备课中,三年级组数学教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尤其是学科组长红霞老师在我每一次遇到教学困难后都能提出针对性方法与思路,让我的备课与上课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如解决问题设计中,一开始我并没有进行大情景的串联,她建议将每个问题情境与开篇1分钟郑州串联,教学设计更具整体性与连贯性,也更贴近学生实际。结合红霞老师建议,遵循单元大整体的设计概念,最后以“我的家乡郑州”为情境主题贯穿整个学习中,万以内数与估算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尤其是估算纳入学习难点之一,旧知复习从万以内数和估算为出发点引入学习,沿着“我在郑州”之超市电器区、食品区、公园、书店的情境进入学习。果不其然,学生面对熟悉的情境,能快速切入问题,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在个人备课中,练习环节题目比较多,在六班进行了试课、磨课,我发现练习出现处理不完情况,结合三年级组教师的建议,对照教学目标进行再思考,删减了目标反馈针对性不强的题目,对练习进行了二次优化,整体练习从选择策略、计算与对比三个层次进行,学生在估算与精算的不断对比学习中感受二者区别。也正是由于三年级组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才让我的备课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教师备课需要多和同伴交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需要汲取集体的智慧,达到备课最优化效果,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学设计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尤其是贴近学生,拓展有效的数学情境。课本情境材料是需要教师调整运用,而不是直接照搬,我们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在评课中,大家的建议给了我一些启发。教材情境与题目可以进行适当改编与调整,比如在练习第二题中,课本题目求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图上画了3条线,由于孩子们对渔网的认知从生活经验出发,图上所示是网格状,直接的线条让学生感到疑惑,尽管在教学中,先对题目进行了解读与引导,仍然有部分孩子出现了疑惑,这里教师可以对图示进行改编,先以渔网图出现,学生尝试完成后,对画面进行精简,以线条图呈现,既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学生在面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有自己的调整策略,以熟悉的认知代入,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情境中,结合郑州生活实际,引入丹尼斯超市、龙湖湿地公园、新华书店等熟悉情境,学生在解决切实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三,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学得快,还要让学生学得乐。这点感受也是在不同班级的磨课中对比出来的,每个班级学生特点不同,我所带的三五班整体性格比较沉稳,还有一部分学生羞于表达,如何让这样一群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表达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前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开始小组学习,希望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中表达自我,第二步是扩大范围,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大胆表达,除了小组展示外,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敢于表达的基础。结合此次公开课情况和之前上课,我认为在班级内需要设立表达进步奖,每周树立若干名敢于表达的学生榜样,可以从优等、中等、后进生中各选一名,营造安全、自由、舒适的班级文化氛围。第三步是日常练习一定分层次,趣味性,形式多样,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有发言机会,而不仅仅是优等生的舞台。学生在表达自我中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更需要运用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最后,一节好的数学课必然是有深度思考的,学生只有在真正深度思考与交流中,才能实际思维的跃进,面对问题,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多尝试,多思考,给以学生时间思考,给以学生动手操作,给以学生交流表达,给以学生保有疑惑,这样学生始终是带着问题学习,而不仅仅按部就班完成一项任务,在不断思考中形成问题意识,在不断思考中主动探索,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于我而言,这节课仍然是需要再次打磨与思考的,语言需要再精炼,如何具有感染力,课堂组织能力、时间把控能力都需要再加强,以及小组合作初见成效,如何继续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与质量是我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2021-10-24 22:41:58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2021-10-20 10:53:34
一念之转,天渊之别 2021-10-20 19:12:59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调研报告 2021-10-21 20:44:36
《后汉书》读书笔记(其二) 2021-10-18 14:57:00
界定好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 2021-10-18 19:41:12
人生减法 2021-10-19 19:53:25
好学的女儿 2021-10-24 11:32:21
最浪漫的双向奔赴 2021-10-24 06:34:13
身边真情暖人心 2021-10-24 1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