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恒远,历久弥新
——2021年10月22日新网师教育叙事打卡点评总结
作者:朱海梅
经过一个多月的打卡、点评,新的一轮打卡点评又轮到我们组,面对点评这项细致的工作,每一个人在点评的过程,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
首先针对两次不同打卡的时间点,个体的自我反思。8月26号——9月26日,第一个月的点评打卡,持续打卡26天,原因是开始热情度高,有新鲜感,经过一个月的打卡,热情已在减退,内容与思维已经开始消退。从9月27号至10月22号这一段时间,我打卡只有不足10次,刚开始还能坚持住 ,慢慢地就坚持不住了,一旦有第一次的欠账,接着就会有第二次。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思想懈怠。
从横面看,第一次点评时打卡是132人,10月22日点评是只有68人,从人数上,差不多减少了一半,我看了一下注册的人数是649人,也是说持续打卡的人数不足九分之一。
减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根据评优的条件,每一个月只要有两次合格文,就能及格,这是心理的松懈,加上开学之后,班级事务让老师们已经感到身心疲惫,所以精神的需要只好退好,打卡只能在工作的间隙去完成。
从内容上看,字数要求1500以上,这个数字对于长期写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太难的事,而对一个渴求知识 没有写作功底的人,其实难度还是有些大的,在点评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打卡的文章内容确实不错,但是仔细阅读,并不是新文,而以前的一些做法这也成了为打卡而卡,而不是为成长而卡。
在这次打卡中。就出现老师们坚持了打卡,但是字数不够,其中一个老师一天就打了四次,虽然也是教育教学,但是字数不够,所以没有办法记录。每一个老师不打卡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有时想得多写不出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在点评的过程中,就看到了一些内容不够1500字,但是叙事也算完整,思考也深入,如果仅从看内容不看字数,还是很不错的教育叙事文章。
这次点评与上次相比,虽然技术熟练了很多,文章也比以前少,经过一个月活动的开展,参与的老师文章的质量还是提升了不少,特别是经过这两次网络的课程,对教育叙事的格式与方法掌握还是不错的。
经过再三的筛选,选出五个人文章进行了置顶,分别是198288刘金英的《背包扔过来,接下来全力以赴》,212515廖娟的《让团队在专业中站立》,20280谨素娟的《阅读经典 涵咏知意》,210747王金祥的《再议怎样上好一堂好课》,210809王亚男《没有什么比守护一颗心更重要》。
精华文有212253朱亮《陪伴成长,促进师生关系》,212242赵小东《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211017张洁《浅谈小组学习中的点滴做法》,198344何国政《前方总有希望等待》,212229张斯怡《临时客串主持人》,211272邓丰兰《地理教学有效融合》,210853武仁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212625祁美高《搞好课外 阅读》,212093刘俊芳《捧出爱心,温暖学困生》,212858张朝霞《做人靠谱,做事闭环》。
10月22日,我是设置了时段进行了点评,根据以前的经验,从早上的凌晨到晚上的21点40分设置为第一个点,从21时40时到23时59分,做到篇篇点评。22日共打卡68人,置顶5精华10,这些文章从合格中选出,做到优中选优,合格48篇,不合格20篇,虽然都是不合格文,但是质量也不相同,有的文内容没有主次,一看就是随心而为;有的叙事具体 ,虽然字数不够,态度非常端正,为习作真正在努力。
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为了激励更多的老师参与打卡,成为一个日常,而不是一个月两篇的任务,除了要求合格文的1500字,也可以增设600——1500之间的打卡率,提高老师们打卡的次数,让更多的人参与过来,小起点,多概率,促进老师们的写作成长。
从推荐置顶与精华来看,文章的质量比最初时的质量,从文章的立意和内容都有了质的变化,题目与文章的内容做到了有机的结合,层次上更清晰;教育叙事类,注意了从案例开始,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然后进行分析与探究,使叙事内容生动而详细,而不再是前面直接叙述事件,最后的总结式。生活类文章,也变得生动活泼,将生活的美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站在观察点去进行叙述。对于课堂的教育教学,围绕主题的立意,设置论点,根据论点,再设置分论点,结合分论点再次进行叙述,做到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