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我是一支笔。
在明亮的的书房中,我静静地躺在书桌上。金光撒下,溢满屋内,也照亮了中山先生那坚毅的脸庞。他负着手,踱步几番后,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拿起我,重重写下了“驱除鞑虏”这四个大字。随后拿起电话,拨通,十分坚决地说:“各位,请开始准备起义吧。我们的希望,中国的希望,就在此一举了!”随后,他遥望远方,那是武昌的方向。
我是一块砖。
我被拿来修建北京城已经很久了。我历经世间百态,皇朝的辉煌与陷落,洋人的枪炮与劫掠,还有一个姓袁的人的荒诞可笑的梦想,我本以为我不会再惊讶了。但今天,那城门外数以万计的民众,还有他们眼中充斥着的希望,还是震撼到了我,这是我从没见到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随着一声掷地有声的宣言,整个广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人们欢喜相拥,喜极而泣。整个广场充斥着一股我从没见过的新生希望。我不会忘记这一天---一九四九年十月一号。
我是一块金刚石。
自从我被开采出来后,被加工,然后被送到了一个老人手里。在宽敞的工作台上,满头华发的他正拿着机器满脸专注地对我进行“微整容”。他的手很稳,很有力,布满老茧的双手就像有魔法一般,把石头状的我变成一个零部件的形状。指针慢慢从12指向了6,待到天蒙蒙亮时,老人终于完工了。他擦擦汗,满脸欣慰地看了看,又转头看了看那台深潜艇,充满希望地喃喃自语道:“终于即将完工了,应该又能刷新世界深潜记录了吧……”
希望,这是自一八四九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充斥着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词语。经过近一百七十多年的努力,今天的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如此接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中国青少年,我们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我们是中国的希望,我们有责任刻苦学习知识,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我们要坚定地把这名为希望的火炬传递下去!
2021届8班刘晨阳 指导老师 于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