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物都有两面性,哲学思想,大家都知道,但真正拥有哲学思维的人实属不多。就像日常中,我们在单位、在大街等地方见过的场景:温柔以待,以柔克刚者比比皆是;硬碰硬,大打出手者也不乏其人。真正把哲学的辩证性用到工作、生活中去的人,都是高人、大气之人。 静观胜过雄辩,当你和气、温和做教师的时候,内心是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没有纷争,辩证思考,活出自己的品格。其实你有什么样的能力,接触过的人都知道,没必要见谁都自夸自傲。长篇大论解说、争辩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输掉的时候。没有人有过多的时间和心情来听你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对任何人都做到:不巴结、不奉承、不献媚、不依附。如果你非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人、事物的两面性,大可不必,面红耳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口舌之争永远要远离。这就是站在复杂的对立面,简单生存。用哲学思维,做好自己的本职的工作。埋头做事、清醒自觉、清清爽爽、清新脱俗,即使被他人看成是“不懂事”“不会来事”“老黄牛”“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格格不入”“清高迂腐”“呆板没人情味”……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处理的方式,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在制度、原则内坚守自己工作操守的人,都是能吃苦受累的人,恪守职责的人,埋头苦干的人。让这类人的人生价值都得以实现,是最好的一种用人之道。心思、精力真正在工作上的人,从来都是不拘小节之人。 在工作中,如果你不会用哲学思维来做事,那就要小学生一样,每天背诵近反义词,不但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是多读哲学类的书籍,中国文化思想鼻祖们: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言论,还有国外:叔本华、阿德勒、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尼采、黑格尔、培根、西赛罗、克里希那穆提、蒙田等。还要多读名人传记,这突然有种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感觉,但是对于自己的成长,就要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学生来对待。终身学习,就是不断思考的开始,更是不断探究未来和人生的开始。读书没有等待,只有行动,打开书籍的力量就是最大的超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在读书中涵养自己,也不失一种乐趣。和眼前的高人交流,更是智慧之举。在遇见,和没有遇见之前,不要错过自己每天在书籍里和高人的对话。这更是智慧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