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游戏行为——读《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有感

2021-10-09 23:38:22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游戏行为

——读《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有感

郑州市二七区建新幼儿园杏园路园 李晴晴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游戏的这些属性与幼儿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他们喜欢参加游戏,特别喜欢参加角色游戏,乐于在游戏中接受学习内容。在《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中提到,游戏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

到大班幼儿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了,在组织教师充满童趣的语言引领下.幼儿们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了游戏区域,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而我,也一如既往地带着期待,走到幼儿中间,细细品味幼儿们的游戏行为,感受幼儿们的天真、纯洁与灵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已经相对成熟,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情绪饱满,乐此不疲,我也忍不住想要加入他们的游戏。

正当我寻找目标时,一声声响亮的“拍照片优惠啦,大家快来看一看”

一声招呼声把我引到了“漂亮宝贝”照相馆。

“店长”昊昊正在卖力地吆喝着吸引顾客,“摄影师”晨晨坐在“摄影棚”前等待顾客前来“照相”(根据顾客的外貌特征现场进行画像)。

见他们没什么“生意” ,我上前和“店长”昊吴搭油:“拍一张照片多少钱?”

“原来3块钱一张,今天有优惠,2块钱张。”吴吴连忙热情地介绍。我说: “我没有钱, 能不能给我免费拍一张?”

我话音刚落,“店长”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 我们已经优惠了,不能免费,你要想拍,就先到别的区域‘赚钱',等有钱了再来。”

本来只是试探一下下,没想到他们这么严肃,我突然就想逼逗吴吴,看他是不大是能一直坚持原则。

干是,我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办法 想要让昊昊答应合我免费拍张照片,

谁知昊昊“一根筋”,非咬着“这是我们的规定”,看我低声下气地求昊昊,连忙为我求情,对昊昊说:“她是张老师,你就让她拍一张吧。”

知昊吴把头扭,哼哼着说:“我管她是谁,没有钱就是不能照相”至此,我的阴谋诡计终于土崩瓦解.....

在游戏结束的评价环节,我请幼儿们分享游戏中的“精彩瞬间”,不出所料,昊昊果然把这件事情作为问题给提了出来,并且请其他幼儿“评评理”。我顺势将话题抛给幼儿们:“ 你们觉得昊昊该不该给老师拍照?”

幼儿们一时炸了锅:

“游戏是小朋友玩的,老师可以免费参加。”

老师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照。

“可以设计一种免费体验券,给第一次参加游戏的人使用,这样老师就可以免费参加了。

总之,众说纷纭。

我们一时难以定夺,只得说:“那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在后来的教研活动中,我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和其他老师分享,问老师们对此事的看法。

大家看法不一,有的老师认为吴吴不懂变通,死脑筋,还是晨晨脑子灵活;有的老师认为,昊昊做得,游戏就该有游戏规则,如果大家都来求青,游戏规则等于虚设;还有老师认为,晨晨求情太世故;还有老师认为把问题抛给家长没有错,但是要给幼几一个交代,不能不了了之....大家各持已见,争得面红耳赤,到最后也没有个定论。

不论游戏中昊昊的做法是对是错,我认为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到底希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什么?

我们常说“游戏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角色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那么,在照相馆游戏中,幼儿是否该“铁面无私”,只认钱不认人?

如果是,是否会在幼儿心里埋下“冷漠”的种子,将来他进人社会以后能否很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如果不是,是否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种下“ 规则可以没有,人情世故是要讲的”这样一种不健康的处世之道,在幼儿的漫漫人生中,这种负面的人生观会对幼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游戏中幼儿坚持原则没有错,那个帮忙求情的幼儿也没有错,游戏之于幼儿来说终归是游戏,虽说“大社会,小游戏”,但游戏离真实的 社会还有一段相对遥远的距离,如果真的把游戏当作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那么,幼儿们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生活”了。

我们的游戏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它更要求幼儿们“创造性的表现”及“解决一些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再者,我认为游戏规则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 它应根据游戏的不断深人做适当的调整。

当然这种调整不是无原则的调整,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特殊身份而有意去破坏游戏规则,这里的调整是指当幼儿已经走人死胡同,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幼儿及时调整,否则就真的变成“死脑筋”了。

如果一味地坚持原则, 虽然是“规则”战胜了“人情”,但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并不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这场“规则”与“人情”的对垒究竟孰输孰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我们如何判断,我们终究是从教师抑或是成人本位出发,我们并没有走进幼儿的内心,没有了解幼儿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对幼儿来说,既然制定了游戏规则,所有人都应该去遵守,就像昊昊说的“我管她是谁,没有钱就是不能照相”,幼儿的内心很纯净,“人情”对于他来说有点遥不可及。因此,这场“规则VS人情”大战也就不复存在,它只不过是我们成人杜撰出来的一种虚无的矛盾”。归根结底,教师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以幼儿为本”,多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我们的心变得纯净,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行为,也就不会“庸人自扰”了。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游戏行为——读《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有感 2021-10-09 23:38:22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之第12章 2021-10-09 23:03:09
分离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自己 2021-10-09 22:16:14
松鼠部落游玩 2021-10-07 23:32:27
冰冻的英雄,铸就永恒的胜利——观电影《长津湖》 2021-10-07 20:41:16
山河无恙,少年自强! 2021-10-07 20:37:25
《长津湖》观后感 2021-10-07 19:58:00
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 2021-10-07 19:14:25
看《夺冠》观影感 2021-10-07 17:41:14
有您,真好! 2021-10-07 14: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