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喷喷的葱花饼 中午婆婆蒸馒头时,多了一剂面,于是就在平底锅里烙了两张葱花饼。 随着一股葱香味儿扑鼻而来,让我禁不住想起母亲烙的葱花饼,外焦里嫩,颜色金黄,是我最爱吃的美食之一。 小时候,农村不像现在这样,街里有超市,熟食店、卖早餐的、开饭店的村村都有。在那个特质馈乏的年代,想改善生活,吃点好的,都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烙的葱花饼,那香喷喷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令我回味无穷。 母亲做葱花饼用的是发面,相比死面来说,发面做的葱花饼更绵软,吃起来更好嚼。每当要做葱花饼时,母亲都会提前发好面,等面发开了,就开始和面。母亲和面的技术是一流的,这可能与姥姥这个师傅有很大关系。 姥姥是一个很讲究的老太太,上初中因为学校离姥姥家比较近,我经常去姥姥家吃饭,亲眼目睹了姥姥做饭时的讲究与认真。姥姥和面时,水与面的比例拿捏的非常准,和出来的面不软不硬,正好。绝不会出现面硬了添点水,面稀了加点面的情况。而且姥姥把面和好后,手、盆、面都是光的,这就是姥姥和面的高超之处。 所以说母亲的面食功夫比起姥姥也差不到哪儿去,几乎可以称得上得到了姥姥的真传。因为这几年每到春节的时候,姥姥总喜欢喊上母亲去给她蒸馒头,说是在她的六个闺女中,数母亲蒸的馒头最好吃。 母亲做葱花饼所需的主要材料就是葱,调料是花椒粉、盐、香油,仅此几样却可以做出让我一生都难忘的味道。做葱花饼时,用葱很讲究,一般挑选嫩绿的小香葱,切出来之后才可以称之为葱花。如果选用有很多葱白的大葱,则需要切得碎碎的,貌似口感也没有小葱做出来的饼更美味。 母亲把切好的葱花,拌上花椒粉、适量盐、香油,腌着备用。把发好的面在盆里和至“盆光、手光、面光”后,在盆里饧一会儿,再移至案板上揉搓,然后擀成薄薄的大面皮,把拌好的葱花均匀地平铺在擀好的面皮上,从一边向里卷成一个长条条,再均匀地切成几个小面剂,轻轻地把小面剂擀成圆饼。 在平底锅里倒上油,用刷子把油刷均匀,油热后放一张饼在平底锅里,火不能太大,当面饼鼓起泡泡,此时可以闻到葱花的香味,用铲子翻面,大约一分钟后,饼就可以出锅了。冒着热气,香味扑鼻,拿着手上热乎乎的,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也不舍得放下。趁热吃,还可以吃到饼外面那层香酥的外壳儿。 等烙全部烙好,为了拿着方便,母亲用刀从中间横竖两下,一张饼分作四份,家里四个人,每人一份,正好吃个圆满。我们喜欢吃葱花饼,母亲烙的也越起劲,即使刚从地里回来,烙起饼来也不觉得累。 上初中住校时,我和弟弟每周都要带几张母亲烙的葱花饼去学校,一则可以少买几顿学校的饭菜,省钱;二则母亲烙的葱花饼确实美味,喜欢。香喷喷的葱花饼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紧张的三年中学时光,如同母亲一直形影不离的伴我左右,使我更加努力去读书。 如今,偶尔我也会学着母亲的样子尝试着烙几张葱花饼,可也许是功夫不到家,在细碎平淡的洗、切、和面、烙制的操作里,总缺少那么一点儿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