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满情谊的包子 昨天喧闹的家,因为下雨显得格外冷清:老公备战抗洪,儿子们,常住舅舅家。唯一的我在赶博客,每完成一篇,我都奖励自己10分钟的休息时间,做不一样的事,好给给自己“洗脑”。 打开手机,我看到了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她”给我发了条语音。 “耀瑞阿姨,奶奶还蒸包子吗?上次吃了她蒸的包子,太美味啦!” 噢!是小朋友想吃包子了,婆婆不在县城,正发愁第二天的早饭没啥吃呢!我起身,找找冰箱里库存的蔬菜:肉沫,茄子。唉,又该买菜了啊!征求过驻扎在外的儿子的意见,早饭干脆做茄子酱肉包吧!两家孩子难得吃到一起,必须满足啊! 茄子切丁加盐放置10分钟,把发酵粉和面按比例发好。接下来调馅,油热爆香八角,茴香,捞出剩底油,把热油倒进放有葱,姜,肉沫,茄子(挤干水分)的盆里,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盐,十三香,搅拌均匀即可。静待花开,早上起来就能直接排气,揉面,包包子。 准备工作已经提前完成,早上不耽误睡懒觉。6:30生物钟就喊我开工新的一天。为了吃包子,我还在放假前买了一套特百惠蒸笼,做包子时,等盖子上的出气孔冒气后10分钟关火,稍微收气2分钟,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啦! 包子一分为二,6个投食给住在舅舅家的儿子们,6个送给小朋友。我呢,解决冰箱里的面包片吧!都两天了,再不吃就该过期喂垃圾桶啦!一杯自制牛奶百香果饮,两片面包,美哉! 包子做好后,我第一个便想到想吃包子的小朋友,他的妈妈是一位远嫁我们这儿的,没亲人。孩子的嘴甜,我喜欢,可是他妈妈的厨艺一般,对他们母子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疼,家里有好吃的,会想着给孩子留点儿,让他们感受朋友的关爱。小家伙吃过一次婆婆做的包子,还想吃想第二次呢!这不头一天晚上就电话预定,咱可不能让孩子失望啊! 想给孩子惊喜,我事先没有告诉他早上为他做包子,等包子好了,我电话联系孩子的妈妈。 告诉我,你在哪里。 有事啊,姐。 不,没啥事,说吧,你们在哪儿? 你弄啥嘞,姐。 不说,就说在哪儿吧? 你先说干啥,我再说在哪儿。 你到底在哪儿,快告诉我,我包的包子多,想给你们娘俩送些。 不用了,他吃我去给他买就是啦! 你等着,到你们小区门口,我给你打电话你再下楼吧! 收拾好厨房--我的战场,带着还有热气的6个包子,朝实现包子的理想出发。 孩子的妈妈早收拾好了,我打过电话不到2分钟就出现在大门口喊我。隔着铁栅栏,我把精心准备的包子递给她。 “姐,昨天晚上是我们看到人家包的包子,他记起吃过你家的包子,要谢谢你呢!小孩想你,我没麻烦你的意思,还让你大老远的送过来,谢谢啦!”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唠叨着。 在去年一年的工作中,她没少干活, 整理教案,都没让我怎么插手,嘴上说她打字快,干活不算啥,可我的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正好孩子想吃我们家的包子,我这个当阿姨的安排上就是了,动脑子的活儿——打字我不在行,做饭还是难不倒我的啊! 一锅包子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包子们真的很自豪,因为它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来社会上走一圈,梦想就是奉献自己,高兴他人啊!像极了无私奉献的你和我。 装满情谊的包子它们会说话:一部分感激舅舅一家人,长期留宿我淘气的孩子们情;另一部分,满足了一个小朋友的味蕾,也是我们深深友谊的美好见证。 文学,厨房,我的挚爱,这一锅包子做的太值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