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月月谈”活动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体育二级学科带头人吴炜老师主持活动
体育组全体老师认真观看园校双方课例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储叶楠老师进行课例反思
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朱煦对幼小体育健康课程进行指导
为了推动幼小衔接工作走深、走实,落实全面育人,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科学过渡和无缝衔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4月28日下午,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和金水区新建幼儿园的老师们再次相约,齐聚云端,开展“幼小衔接月月谈”之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幼儿园健康领域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联合教研,探讨幼儿园和小学在体育教学组织上的差异,从各层面寻找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引领教师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朱煦,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李文宝,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王慧、课程建设中心副主任窦晶晶,新建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团队以及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体育学科组全体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观摩课例 精彩纷呈
开展线上联研之前,园校双方提前观看了双方课例。其中,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低年级体育老师储叶楠执教大众体育课例《自然直线跑》。本节课在教法设计上以“直线跑”为主线,一贯到底。首先通过语言激励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再用游戏法、竞赛法、由易到难的练习法,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协调能力。最后运用游戏往返接力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科学的练习目标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李铸典老师执教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课例《羚羊飞渡》。课堂中,老师指导孩子们通过扮演小羚羊来锻炼他们跑步中的跨越能力,老师不仅在运动中循序渐进的增加技巧难度,而且让孩子们在每个活动后反思总结运动技巧。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了孩子热爱运动的兴趣,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基本动作技能,并提高身体素质。
研讨交流 学问思辨
活动伊始,两位老师就执教的课例,分别依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课后反思。随后,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新建幼儿园体育学科组老师代表结合幼儿园、小学体育健康课例发言。新建幼儿园的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了解到幼儿园以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技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
郑师附小体育一级学科带头人董东方从学校师资配备、体育课程、特色大课间、学校社团、校本、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进行介绍。学校体育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大课间组织有序,充分将篮球、足球特色与艺术教育、德育活动、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还组建体育社团,以校园足球、校园篮球为引领,促进校园运动项目协同发展。
科学衔接 助推成长
随后,李文宝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表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体育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幼儿园作为体育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朱煦老师对幼小体育健康课程进行了指导。他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实施策略与设计思路。强调幼小衔接课堂三准备:研读新课标和指导纲要、分析教材、了解学情。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基本运动技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来设计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希望老师们以体育幼小衔接为切入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月月谈”联合研讨活动,为孩子们更好融入小学,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减缓课堂衔接坡度,找到了课堂教学的融合点,也为今后探索体育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学校希望能够通过长期的科学联研活动,构建双方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引发更多的思考,为孩子们未来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