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2020年深秋,家里在超市买了个哈密瓜,吃完后老伴随手把两粒瓜子埋在窗台的花盆里。隔了好些天,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严格说已经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有一天往花盆里浇水,突然看见冒出一株小嫩芽,绿绿的很夺目,充满生命的活力。
老伴惊叫地喊我,“快看,快来看…”我跑到近前,俩人在那仔细观看了一会,才确认是那粒瓜子“活”了,小苗破土而出了。
真是有苗不愁长,在花盆里小生命穿出半尺高,开始放叶了,爬菀了、串莛了,它成了新宠。我和老伴每天都驻足那观看,欣赏一阵子。施肥浇水,精心照顾着。小瓜秧长势喜人,屋里有了绿色,弄得满庭春意,那份陶醉让人产生无比的快乐。几天过去了,瓜秧长了一尺多高,放叶了,开花了。我特意用根棍支架,又用细绳与棚上连接,给它生长的空间。有趣的是,我和老伴当起了“媒婆”,用棉签给一朵朵小黄花相互授粉,这份爱意,像给孩子操办婚事一样,那种“种瓜得瓜”的期盼,在心中有一种甜蜜感。有时觉得好笑,也许这就是“老来得子”,天伦之乐独有的奥妙。
最让高兴地是,开始结瓜了,由小妞变大,一个两个,一共4个。为了保护养分,让瓜能长大,我忍痛割爱,狠心给秧苗掐了尖。然而,植物在成长中优胜劣汰,是一门深奥的课题。小瓜秧给老两口上了生命中的强者胜一课。底部最先结的第一个小瓜萎缩了,顶部最上面的小瓜养分被截留,不长了。好家伙,第三个瓜独占鳌头,来了贪吃的劲,由鸡蛋大变成拳头大。为了怕它下坠,老伴还给织了个兜,让它有个舒服的“安乐窝”。还给它起了个亲昵的名字,喊它为“胖蜜蜜”,成了家中的一员。
“胖蜜蜜”成了“明星”,我和老伴都是摄影师,隔几天就拍一通,发朋友圈。为防疫情宅在家里的寂寞,被满庭新绿驱散了。来自上海的老同学也觉好奇,东北零下20几度大冷天,屋里能有翠绿色的景观,直点赞。老家的亲朋好友,更是热情,说等瓜长成了,要来聚一聚,共同分享这份口福。我和老伴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那份舍不得的情感,多希望它总长在那里,胖胖的、新新的,这也许是对生命的敬畏吧!
凝视着“胖蜜蜜”,听着一首悠扬轻韵的儿歌:“有一群快乐的小娃娃,就像那洁白的蒲公英,海角天涯都能安家。在那暖暖的太阳下,有一群勇敢的小娃娃,就像那金色的向阳花,风风雨雨都不害怕。一起学习,共同长大,南腔北调,一起玩耍友谊的种子,正在发芽,祖国就是我们的妈妈。”……此刻,令人产生联想。浩瀚宇宙,茫茫人海,大地神州。每个人都像一粒种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成长。让人温馨的感到,在祖国祥和小康家园里是多么幸福,多么自信,多么倍感扬眉吐气。
“胖蜜蜜”沐浴阳光,在慢慢成长着……
此时,望着眼前的情景,思绪在宁静,情感在升华,爱意在浓缩。生命里给予的是甜蜜、是希望、是美好。
来源 大庆油田工会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