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月、四月的北方,阳光尽情泼洒积蓄了一个冬季的煦暖与温柔,积雪卸妆的女演员一般化洗得稀里哗啦,大地便在这一片泪眼婆娑的悸动中葳蕤。风信子仿佛快活的小燕子飞来踅去,调皮地引导着一颗颗蜷缩久了的灵魂赴会——“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与春天的倾情约会;“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与风花雪月的浪漫约会。
“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踏春是生活的释放,思绪的放飞;是把禁锢的日子打开,践行向往的跃动与出发。风花雪月自然纯美,令人陶醉,沿途风光又总是迤逦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尤其喜欢“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的乖巧与诚笃;喜欢“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的盎然与鲜亮。
花中最爱是梅。雪梅、冬梅、春梅皆为生命中一掬流涟的香茗。记得初识梅花是在广州寺右村。我租住的阁楼小院即四楼屋顶的平台,房东放了几盆花却又懒得打理。我就经常看看望望,说说话浇浇水。偶一日,憔悴的枝干上绽放出两三盏星子一般安谧宁馨的梅花。粉红的花瓣月光洗过了似的纯净,那一撮柔嫩鹅黄的蕊,江南婉约美人般矜持娇羞,脉脉地偎依在花瓣围成的别致小巧的屏风里。这么嫩弱纤柔的花,竟然选择在一年四季最冷的时节开放,置狂风骤雨严寒冰雪于不顾,这种既安于忍受又富于抗争的生存态度与高尚情操,禁不住令我肃然起敬。
梅是花中君子、隐士,能够与她朝夕相处为伴的只有雪。雪是大自然中的灵物:瞬息万变,幻化无穷,空濛轻灵,长袖善舞;时而大如席,小如蝶,细如沫;时而巧若花瓣,纤若风丝,润若膏腴。你看那“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冰清玉洁,冷逸俊气。“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梅是雪中花,雪的宠儿。这不,雪又邀来了月,月光下的雪、雪中的梅,更见精神,秀色可餐,楚楚动人。就这样陪衬烘托,相得益彰,尽展迥异的奇光异彩……
风花雪月最有情,当属一轮明月。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月亮许是缪斯女神挂到天庭里一颗硕大圆实的红豆吧?想家了,仰天长叹中它就是故乡;想爱了,泪眼婆娑间它就是倏忽入怀的恋人。旅游的至真境界是融合,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心中有景,处处即景;景中有我,我即是景中之景。倘若人是人、景是景,没有一脉的心动与默契,相互的敬慕与流连,就可怜了那远客,也辜枉了这一片旖旎的风光美景。
东风化雨,春天在招呼。心动不如行动,那就做一条游鱼吧,在柳宗元的小石潭里佁然不动,让心儿月光、潭水一样清丽明澈;那就做一束疾风吧,在张家界金鞭溪的林丛穿行,让灵魂鸟翼一样,收放自如,遨游驰骋;那就做一朵硕大的腊梅花吧,请漫山遍野的残雪为萼,请穿透云层的缕缕阳光做蕊,倾一腔心血酿成的墨,湮化一帘傲骨凛然的冬季,香透漫山遍野的春之声、春之灵动……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中国散文诗学会 胡彦江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