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辽阔的新疆土地上,皑皑白雪连绵的天山下,孕育着淳朴的哈萨克族人。一座加油站,一个村庄,见证了哈力站长与村民之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见证了老站长一生的坚守与奉献。以皑皑白雪天山为幕,上演了一场关于岗位坚守和爱与奉献的人间大剧。人性之美在这里开出了一朵最美的“雪莲花”!
《天边加油站》这部影片围绕老站长和新站长这两个主角,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常年坚守的老站长即将退休回家,一条是感情受挫的新站长远走他乡即将上岗。两条线因为工作交接而交汇在一起,又在交汇中相互推进。对于这两个角色,影片充分运用了对比叙事手法:一个是直面困难主动承担的老站长,一个是面对挫折消极逃避的新站长,一个付出青春坚守一方,一个正值青春找不到方向,一个个性固执、严肃、坚强、淳朴,一个性格灵活、幽默、懦弱、虚荣。
哈力老站长为了使当地哈萨克族村民的日常交通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他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十年如一日,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他对村子里109户人家的情况非常了解,谁家的米快没了,该从镇子上捎米了;谁家的孩子在上高中还是幼儿园;谁家的车子该加油了……似乎没有他不了解的,也没有他不操心的。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调解纠纷,帮忙捎带东西,时常探望孤寡老人;他坚定正直,不收取叶尔兰的感谢金。他在生活上、精神上对村民的帮助,从而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他与当地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民族情。
真心换真心,哈力站长二十年的坚守同样换来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真心相待。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老站长的妻儿从家赶来看他时,儿子突发四十摄氏度的高烧,村民们舍身相救,其中一名叫哈力的村民更是在寻找医生的途中,不幸坠落悬崖。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哈力母亲和孩子的责任,久而久之村民都叫他“哈力”站长。
加油站站长可以只是一个站长,也可以不仅是一个站长。作为国家石油产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守一个岗位,守一方人,56个民族的大团结需要每个人出力维护。哈力站长守护了加油站,也守住了与哈萨克族人的情谊。苍茫的天地,孤独的坚守,曾迷茫过,曾犹豫过,但最终选择坚守,二十年如一日的守护,这是一名基层加油站工作人员的精神力量,也是无数奋战在石油工作一线的普通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他没有捉摸不定的脾气,也没有面容古板。相反,大多数时候和善而又平易近人,会和大家拉家常,会贴心地带90后新站长秦孝男熟悉工作内容。秦站长有着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共同特点,他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天山的风景和哈萨克的风情让他对工作抱有很大的新鲜感,却又胆小怕事;他对工作十分热情,却总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他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却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出发;他屡次让村民叫他秦经理而不是秦站长,作为年轻人身上的矫情和虚荣,让他和村民以及老站长还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又不是我的本职工作。”
“鬼话,别的加油站是给车加油。可在我们天边加油站,那是给命加油。”
这段对话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故事到达了高潮,至此揭露了两个人,乃至两代人对于这个小小的天边加油站不一样的理解。
村长美丽的女儿古丽娅成了新老站长工作交接的一座桥梁,她讲述着老站长的故事,让秦孝男的心与老站长、与哈萨克族村民融到了一起。就是这么一个因为失恋就想到“天边”躲清静、混日子的毕业生小伙,不曾想被老站长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与浓厚的个人情感,带入到一个石油人追梦的精神世界。他逐渐了解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了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他真心体会到了老站长以及村民们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并在最后向老站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留在了天边加油站。
通过秦孝男的一路蜕变,向观众揭露了老站长和这座天边加油站二十年来的艰辛历程,最终新老站长交接,变的是加油站的设施标准和在岗人员,而从未改变的,是传承下来的那一份对工作的坚守、对人民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
而秦孝男,则是对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从刚开始的一番热血,充满希望,到繁华与荒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也曾试图放弃,但内心的愧疚感与怯弱让他感到羞耻。最终他选择了回到岗位,认真接替王重庆的岗位,也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影片中的哈力站长和秦孝男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老站长的坚守、奉献是老一代石油人艰苦创业、奋力实干的典范,那秦孝男的出现,则象征着新一代石油人的传承。哈力站长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将我折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谊。他和千千万万奋战在施工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和美好,投身到为千家万户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秦孝男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到大彻大悟,总是在一件又一件磨难的洗礼下才慢慢蜕变成一个坚强的人。我们在面对磨难时要始终保持本心、不畏艰辛,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当我们真正用心地去做好一件事时,我们收获的将会是数之不尽的满足与快乐。
影片中的许多对话多次让我泪目。“在我们天边加油站,是在给命加油”。可以说哈力站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石油、奉献给了克尔沟村、奉献给了天边加油站。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石油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舍小家顾大家,忠诚事业,坚守岗位,这些都是老一辈石油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唯有传承方能延续,唯有热爱才能长久,让我们坚定信心,向老一辈石油人潜心学习,向老一辈石油人鞠躬致敬!
影片在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感的同时,带来的是精神感召。时代召唤新时期干事创业的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石油无小事,无论是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还是天边加油站这样一个小小的加油站为群众服务工作的开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都凝结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经过长期艰苦创业实践得来的精神内涵。“三老四严”是影片中哈力站长始终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的优良传统,虽然相关话语不多,但足以表明现在的坚守既是对老一代石油石化人的致敬,又是对未来梦想的召唤。
作者 采气分公司 刘宇飞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