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文】“双减”之下,这个学期不一样 国家实行“双减”后,上初中后的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压力和负担一下子变小了。 身边的同学打趣说,上初中后,没想到过的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毕竟,作业很少,以往写到半夜还写不完的现象是没有了。学校不再进行周考和月考,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同学们要把重点放在课本上,尝试着把课本吃深、吃透。 当然,对于如何理解“负担”这个词,我也有着不同的想法。负担因人而异,可能对学习能力比较强、喜欢挑战的同学会觉得“吃不饱”,“负担”也就不是负担。然而,对于那些基础不好、不喜欢学习、缺乏自律、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老师正常的教学想必也会成为负担,更不要说去主动写作业了。 蔡元培教书育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些因材施教、脚踏实地,那些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 我常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弹簧一般的人。毕竟,没有压力也不好,压力过大不好。像弹簧,如果没有压力或压力太小,弹簧就弹不高,如果压力太大,又会把弹簧压坏。就像我们小学科学书上讲的,会产生不可逆现象。 “双减”中,我也有时间看课外书了。看书,也要择善而从之。真正的好书会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会影响我们一生,会为我们带来富足的精神财富,会厚植我们的家国情怀,也会激发我们的使命担当。 从书中,一旦想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就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无与伦比的巨大的潜力和动力! 小学毕业后,我们还要经历初、高中六年的长跑,还要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韧性地坚持。老师对我说:“我不在乎你一开始跑多快,而在乎你围绕着一个正确的目标,能否一直坚持下去,并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