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双减”之下,这个学期不一样

2021-11-04 07:47:09 

【征文】“双减”之下,这个学期不一样

国家实行“双减”后,上初中后的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压力和负担一下子变小了。

身边的同学打趣说,上初中后,没想到过的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毕竟,作业很少,以往写到半夜还写不完的现象是没有了。学校不再进行周考和月考,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同学们要把重点放在课本上,尝试着把课本吃深、吃透。

当然,对于如何理解“负担”这个词,我也有着不同的想法。负担因人而异,可能对学习能力比较强、喜欢挑战的同学会觉得“吃不饱”,“负担”也就不是负担。然而,对于那些基础不好、不喜欢学习、缺乏自律、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老师正常的教学想必也会成为负担,更不要说去主动写作业了。
   其实,“双减”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在教书育人方面,除了能慧眼识珠外,更善于因材施教。一次,有一位考生的试卷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他发现这位考生国文水平卓越,异于常人。他立即派人找到这名考生,亲切又真诚地对这名考生说:“审阅了你的试卷后,我觉得你的语言功底非常深厚,看到你报考的是国文系,个人觉得你不一定能在这上面有更大的突破,所以我建议你改学西洋文学,以求扩充眼界,拓宽知识领域。如此一来,才能在今后的中国文学研究上取得更大成就。”最终,这名考生听从了蔡元培的建议,后来成为中国很有名的一代文学大家。

蔡元培教书育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些因材施教、脚踏实地,那些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

我常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弹簧一般的人。毕竟,没有压力也不好,压力过大不好。像弹簧,如果没有压力或压力太小,弹簧就弹不高,如果压力太大,又会把弹簧压坏。就像我们小学科学书上讲的,会产生不可逆现象。

“双减”中,我也有时间看课外书了。看书,也要择善而从之。真正的好书会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会影响我们一生,会为我们带来富足的精神财富,会厚植我们的家国情怀,也会激发我们的使命担当。

从书中,一旦想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就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无与伦比的巨大的潜力和动力!

小学毕业后,我们还要经历初、高中六年的长跑,还要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韧性地坚持。老师对我说:“我不在乎你一开始跑多快,而在乎你围绕着一个正确的目标,能否一直坚持下去,并笑到最后。”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征文】“双减”之下,这个学期不一样 2021-11-04 07:47:09
种花让生活更美好(修改版) 2021-11-03 21:36:01
我们的大朋友 2021-11-03 21:17:25
我和神农过一天 2021-11-03 17:21:28
在这里 2021-11-03 10:35:00
【征文】“双减”下的我 2021-11-03 17:29:36
【征文】我为“双减”点赞 2021-11-02 23:40:16
菊花满公园 2021-11-04 22:15:07
共护美丽贾鲁河 2021-11-02 14:12:10
光荣属于博客 2021-11-02 12: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