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
郑州二七外小 六一班 苏心悦
今天九月初九,是中国人的重阳节。
“九”为阳数,日月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九九”又与“久久”同音,自古被视为吉祥,寓意长长久久,和悦祥瑞。这一日,气象鼎盛,人们登高远眺、赏菊饮酒、遍插茱萸……彼此祝盼岁岁年年,物长丰、人长伴、家安康。
九月,气候变寒,草木开始摇落。古人对四时变化,有着特殊的敬畏。因此,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没有特别的仪式,迎着习习凉风,家人朋友一起登临畅游和大自然尽情拥抱,让心情得到释放,得到怡乐。
千年之前,漂泊在外的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拿着茱萸,登高极目,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缓缓吟诵出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眼前的风景,无论如何宜人,只要身在远方,故乡便是游子剪不断的牵挂。于是“遍插茱萸”成为重阳亲人欢聚,其乐融融的象征。
重阳赏菊,可谓节日里的重头戏。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就浸染上高洁之气。菊花清淡高雅,凌霜不惧,自古被认为是君子象征,亦寓意着长寿。每到重阳,佳菊盛开,花色清丽,冷香盈怀……人们赏菊、戴菊、饮菊、食菊,可以说“无菊不重阳”。
2012年,重阳节在法律上,明确被定为“敬老节”。《朗读者》中有这样一段话“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让我们对生养我们的父母,疼爱我们的至亲,教导我们的师长深情告白:唯愿时光慢一点,允许你们晚一些变老,允许我陪着你们看遍万水千山……
年年重阳,恰逢秋浓景美物丰之时,或陪伴身边,或存于心上,愿亲人安然长寿,愿我们不负岁月恩宠,来日方长。
秋雨连绵气温降,
一年一度又重阳。
登高望远念亲友,
咏诗几句祝安康。
热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