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门前唱大戏

2021-10-09 15:53:29 

姥姥门前唱大戏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叫上茉茉一起去。”姥姥和小姑娘在阳台上玩着小游戏,祖孙俩笑的咯咯咯,这首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从我小时候说到了现在,一眨眼,四十多年过去了。

   小时候,我真的非常盼望姥姥村里唱大戏的日子,戏台离姥姥家不远,所谓的“台”只是在一处避风的沟里用铁锹平整出来的开阔地,在上面用土堆起来一个比地平面高几十公分的土台而已。唱大戏基本是一年一次,逢着村里的古庙会,一般是唱三天,最后一天是庙会的当天;偶尔也会有某家人结交了好运或者家里长辈过八十大寿之类的喜庆日子里,也会有单独请戏班来村里唱戏的,戏台还是老地方,十来年不曾改变。

   喜欢去看戏,其实是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嫌哈,我们小孩儿们看戏,无非是看个热闹,比热闹更重要的是,家里人会给零花钱,称点瓜籽儿或者喝瓶汽水,铲几个水煎包,看本连环画,再或者是买个喜欢的小玩意儿……,仅此而已。就这,盼望姥姥村里的庙会那种程度不亚于对过大年的期盼,好吃好玩,还不用上学,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

   那时候,看戏的人可真多啊!因为姥姥村里的庙会是在忙完秋收之后的时日,乡下人难得给自己放假休息找理由,正好,借着赶会,看看戏,买买日用品,扯块布给娃娃们做冬天的棉衣裤……。那个年代的庙会,热闹程度,不亚于今天某个大型超日开业搞促销,不仅货物丰富,而且赶会的人特别多,这是在做“买卖”啊,三里五村的人挤过来,人山人海的样子。

   临近冬日,气温变低,戏台所在地是避风的一条宽阔的沟,所以,有太阳的时候,还是非常暖和的。再加上台下坐的严严实实的,大家都裹着厚厚的衣服,尤其是看夜戏的人,小大衣都会披上了,大家搬着小凳子坐在一起,瞅着戏台,磕着瓜子,人挨着人,颇有点报团取暖的感觉哈!

   我记忆里,戏台不远处,有几个小吃摊,有卖水煎包和丸子汤的,还有现包饺子现卖的,小笼包子也有,有的是卖废旧汽油桶做的大炉子上架口锅,有的是就地取材用砖头支着口锅,在下面烧柴火,小方桌边摆上几个小凳子,就算开张了。那个地方是我每次经过都会流口水的地方,如果兜里有钱时,也会阔气一把,比如,铲五角钱的水煎包,包在折叠好报纸桶里,细细品味儿,真是好吃啊。小吃摊的生意特别火爆,不少大人带着孩子来吃的。

还有一些爱看戏的老年人,离家远的,不想回家了,狠狠心,从衣兜里摸出来几角钱,去喝碗丸子汤,就着兜里掏出来的硬馒头,呲溜呲溜地喝着汤,喝完了再让添汤,却不舍得再加丸子了。当然,也有“阔气”的主,铲一包水煎包,再要一碗丸子汤,吃得热热乎乎的。我从没喝过戏台那边的丸子汤,奶奶说了,那几个丸子泡在热水里花的钱够自己做一大盆丸子了,再说,丸子汤家里会做,不像水煎包,家里做不出来。

……

哈哈,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于看过的大戏的内容,早已忘了,唯独没有忘记的是当年那一点点小念想——水煎包。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吃水煎包,而且,这个吃的习惯还传给了我家小姑娘,哈哈。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姥姥门前唱大戏 2021-10-09 15:53:29
最深的牵挂 2021-10-15 22:50:38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奋进中的新密市新华路初中 2021-10-15 22:38:25
再聊朋友圈 2021-10-09 16:12:50
孩子们好!老师好! 2021-10-15 23:14:55
谁更深谙教育之道? 2021-10-15 23:13:24
换季时刻断舍离 2021-10-09 16:43:58
会学习更要会做人 2021-10-15 23:26:36
秋的伟大 2021-10-09 15:23:38
最珍贵的礼物——写于大赛结束之际 2021-10-15 23: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