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张莹带头深入课堂听课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张莹与学生亲切交流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张莹与老师展开深度交流
老师走进课堂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互学互鉴、教学相长的良好教研生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于9月正式启动“质量提升月”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张莹、副校长弋松伟等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走进课堂。跨学科、跨年级听评课蔚然成风,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9月2日,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张莹走进高一年级课堂,观摩了历史教师崔君宜的《开学第一课——探寻历史学习的逻辑》。本节课以“史料实证”为核心,融汇《拉贝日记》、甲骨文拓片等12类多元史料,通过小组辨析、逻辑框架绘制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打破机械记忆的惯性,逐步构建“时空定位—史料分析—逻辑论证”的历史思维体系。课程既注重学科方法的渗透,又立足“学史明理”的育人导向,借助“郑州商城遗址”等本土案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充分呼应了“质量提升月”的宗旨。课后,张莹与崔君宜老师展开深度交流,充分肯定其在史料运用和思维引导方面的创新实践,同时也从教学精准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课堂教学优化指明具体方向。
根据“质量提升月”活动要求,学校领导带头,各年级教师踊跃参与,听评课活动持续升温。高一年级教师主动跨学科听课,汲取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策略;高二年级围绕“提升课堂互动性”开展跨学科研讨;高三年级则聚焦“高效复习课”,互听互学,共探备考提质路径。教师们认真记录听课内容、撰写反思,在交流中察己知新、共同进步。大家普遍反映,听评课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更触发了对自身课堂的深度反思。
为保障活动实效,各年级和教研组严格落实过程管理,每周五汇总听课记录,及时督促鼓励,确保听评课活动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学校还将组织优秀听课反思展评等后续活动,持续巩固教研成果,构建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