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办事处广电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学生陪爷爷奶奶聊天。
在郑州市国基路爱心粥屋,为环卫工人、园艺师傅派发早餐。
暑假期间,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深入贯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落实金水区教育局暑假工作安排,依托学校暑假劳动实践方案,精心策划“实践吧!少年”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协同社区、家庭资源,组织师生家长先后走进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办事处广电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郑州市杜岭爱心粥屋、郑州市国基爱心粥屋、郑州市百家姓爱心粥屋等场所,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出力流汗,在服务他人中感悟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教育,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7月26日,由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22名学生、3位家长与3位老师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率先走进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办事处广电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服务中心,同学们先是围坐老人身边闲话家常,关切询问身体状况与生活需求,一句句暖心问候让老人脸上漾起舒心笑容。随后,一场自编自导的文艺汇演温情上演:八(13)班张哲睿玩转魔方后背诵《六国论》《过秦论》,古文功底令人赞叹;八(21)班张艺曦的一封家书“您把一辈子给了家人,现在该享清福了”,让不少老人红了眼眶;七(22)班吴坤阳带领老人跳《养生操》,现场暖意融融。“对老人而言,精神关怀或许比物质帮助更重要。”七(22)班王赟赫在活动反思中的感悟,道出了同学们对“陪伴”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27日清晨5点,天色微亮,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14名学生、2位家长与3位党员教师已齐聚郑州市杜岭爱心粥屋。在粥屋李莎老师介绍“以鼎为器,以粥行义”的理念后,大家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并宣誓,迅速投入志愿服务:擦桌椅、扫地面、学削土豆皮,动作虽生疏却透着认真;家长们也默契承担切菜、拌菜等细致活儿,老师们穿梭协调、示范指导。6点奉粥开始,同学们分工明确,收卡、发馒头、盛菜、奉粥有条不紊,“送餐小分队”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早餐。“爷爷您慢用”“奶奶趁热吃”的贴心话语,让热粥暖了胃更暖了心。
从养老服务中心的“青春暖夕阳”到爱心粥屋的“微光聚温暖”,“实践吧!少年”系列活动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场景。学生们在陪伴老人时学会尊重,在奉粥劳动中懂得奉献,在团队协作中凝聚力量。正如参与活动的同学所说:“这些实践让我们明白,劳动不仅是动手做事,更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过程。”
据悉,该校后续还将持续开展“实践吧!少年”活动,通过系列实践,让“爱心、奉献、担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