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渡引黄闸附近考察
在马渡下延参观砌石文化
马渡丁坝和石垛航拍
在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进行地理教育戏剧课例研讨
1月20日,郑州市初中地理教研中心组成员在地理教研员赵丽霞的带领下,前往郑州黄河大堤实地调研,并进行地理教育戏剧课例研讨。
在大寒之日,带着对地理教育的浓烈热情,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地理教研员赵丽霞组织带领郑州市初中地理教研中心组成员沿着郑州黄河大堤 “马渡引黄闸——马渡下延——郑工合龙处——花园口广场”一线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走进现场,感受黄河堤防工程的壮观,见证人民治黄的智慧结晶。沿途,中心组成员郑州市第一中学杨青华老师介绍了马渡引黄闸的功能和作用、郑州市回民初级中学唐春萍老师就丁坝和石垛防汛功能进行分析,惠济区教研室教研员倪婷讲解花园口决堤事件及影响……长河奔涌,文脉绵长,一路研讨一路前行。
近几年,郑州市地理教研团队在赵丽霞老师的引领下,致力于将黄河流域郑州段的区域资源,转化为青少年学生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课程和研学课例,积极尝试沉浸式、体验式的地理教育戏剧教学方式。在黄河大堤实地考察基础上,1月20日下午,赵丽霞和中心组成员在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进行教育戏剧课例研讨。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紫荆中学李晓婉老师和新郑龙湖镇第三初级中学的王宇老师分别进行主题为《只有长江 幻城剧场——长江三角洲地区》《我看见,黄河》课例设计分享。
此次户外实践考察+课例研讨的深度教研模式,让老师们走进现场,聆听黄河故事,学习人民治黄智慧,开创了一种务实的、有深度的高效教研方式。通过地理教育戏剧课程开发和实践,实现区域资源课程化,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