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科学分会场。
数学课堂听课现场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现场
音乐学科老师执教《癞蛤蟆和小青蛙》
音乐学科课后交流研讨
三月,福塔春意盎然;蝶湖,春光烂漫。为进一步落实巩固“双减”政策,促进新课标理念在具体实践层面的转化,提高课堂实效,提升学生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3月7日上午,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一行9人在副主任连珂的带领下走进郑州经开区学校调研听课,指导教学工作。
春风和煦,专家组分别走进郑州经开区朝凤路小学、外国语小学、蝶湖小学和列子小学的校园,分学科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听取了语文、数学、科学、道法、音乐、体育、美术、心理、信息技术9个学科的15节课。十五节课堂各具特色。
语文学科老师执教的《神州谣》优化课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有方法,习有所得;数学学科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协同真实参与中,探索知识的奥秘;科学学科老师执教的《铁锈还是铁吗》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道法学科老师执教的《买东西的学问》《我们的公共生活》引导学生拓宽视野,认识公共空间和文明行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音乐学科老师执教的《癞蛤蟆和小青蛙》《牧童谣》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充分演唱练习……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理念,创设生活情境,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厚,凸显经开区“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专家组在列子小学听取了该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工作汇报,走进劳动工坊,进行项目体验,进一步感受到学校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方面的育人价值,打造基于五育融合的特色劳动教育。
听课之后,各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师分组进行了评课交流。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课堂亮点。同时也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和客观的评价,高屋建瓴,具体生动,既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为老师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此次调研活动,立足课堂,引领方向,对郑州经开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今后市教研室将加强入校听课调研指导,推动全市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