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长廊︱中国银行大楼

2015-01-19 16:22:07

 

 

档案长廊︱中国银行大楼

图/文︱黄浦区档案馆


中国银行是民国时期四大官办银行之一,其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户部银行,1904年开业,资金400万两银。同年10月31日成立上海分行,行址在汉口路50号。户部银行于1908年改组为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闭。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组建中国银行,设在大清银行旧址。1923年,中国银行迁至外滩22号(后改为23号)原德国总会大楼办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国际汇兑。

 

中国银行原址(1917年)


原德国总会大楼虽然华丽漂亮,但并不适用于银行。1934年4月中国银行董事会决定建造新大楼,用于总行和上海分行办公、营业。1936年,原德国总会旧楼被拆除。当年10月10日,举行新楼奠基典礼,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国银行董事会主席宋子文主持仪式并讲话。

 

中国银行最初设计图高出沙逊大厦许多

 

大楼建筑图样由中国银行建筑部陆谦受和公和洋行共同拟定,陶馥记营造厂以造价181.3万元中标承造。 1937年大楼结构基本完工,由于战争影响,扫尾工程延宕。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楼被汪伪储备银行占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


参加中国银行新楼奠基仪式的宋子文夫妇


中国银行建造工地


中国银行大楼占地面积507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48平方米。平面长方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即东面主楼为17层(包括地下2层),钢框架结构,高76.4米;后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8层,两面各为6层和4层。大楼为早期现代建筑风格,融入不少中国艺术元素。花岗石贴面外墙,立面以垂直线为主,简洁明快,方形窗洞上下排列齐整,中间凸出部分,两侧饰以镂空“寿”字图案。顶部为四方攒尖式,覆以暗绿色琉璃瓦,坡度平缓,檐下有装饰性石斗拱。底层为营业大厅,宽阔的九级台阶和雕饰精美的紫铜大门,尽显豪华气派。入口处上方有孔子周游列国浮雕,“文革”中被铲去。大厅铺设大理石地坪,拱形玻璃天棚,天花板两侧有八仙过海图案雕饰,并悬挂宫灯,也在“文革”中毁坏殆尽。大楼有14部电梯,各层装有子母钟。地下室是美国专家特殊设计的保险库房,设1万个保险箱。整幢大楼的空调及消防等设备都是当时最先进的。

 

建造中的中国银行大楼

 

从最初设计效果图看,中国银行犹如摩天大楼,比毗邻的沙逊大厦高出许多,但最终建成的大楼则低于沙逊大厦。这是什么原因呢?一种说法是,“跷脚沙逊一脚踢掉十七层”。沙逊洋行老职工回忆:沙逊大厦的业主沙逊得知中国银行要建造34层大楼,出面干涉,提出高度不得超出沙逊大厦的尖顶,于是工部局工程处拒发建造34层楼的执照。官司打到英国枢密院,仍然判定沙逊胜诉。中国银行只得修改图纸,将楼层降低至17层,顶部比沙逊大楼低0.6米。另一种说法是,中国银行因为经济拮据,自行降低了大楼高度。据1935年第一期《建筑月报》,“该行当局鉴于社会百业萧条,经济衰落,费资千万,尚非当务之急。故以酌量减低层数,以求撙节。”事实究竟如何,有待于对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和考证。

 

建成初期的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银行营业大厅


中国银行金库


1949年底,中国银行总行迁往北京,上海分行划归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管辖。50年代起,这座大楼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以及中国茶叶、畜牧、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等单位使用。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收兑外币

 

1996年,大楼随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1日,中国银行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置换协议,大楼回归中国银行。

档案长廊︱中国银行大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