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正赶上2020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和母亲约好下班回家吃饺子。可能是太久没回家了,走的时候手机忘记拿,于是又多了一个回家的借口。
在路上,望着这座城市,每条街道在夜晚灯光闪耀的银河里诉说自己的故事,2020年就要被尘封在记忆的长河里了。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新冠病毒爆发、四川地震、澳洲大火、东非蝗灾、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科比和马拉多纳逝世。
这一年,特别到有些事情不需要翻朋友圈,那一日就镌刻在脑袋里,会一直铭记。
3月26日,我永远失去了奶奶,儿时我最依赖的人,开口学会的第一个发音,在我记忆里陪伴我最久的亲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甚至来不及道别。没听到遗言,没完成心愿,没能好好地说声再见,进入眼帘的就是一具没有温度不能睁开眼的尸体,再后来是一捧骨灰,连完整的骨头都挑不出来了。甚至连眼泪都要克制。
悲伤被压抑住了,就会找突破口释放。
在每个午夜梦回,那份复杂的感情杂糅在一起疯狂地奔涌而来,只能蒙着被蜷着身子,偷偷地哽咽,怕吵醒熟睡的人和安静的夜。思念无人救赎,父母也不行。道理都懂,可是感情这种东西谁能控制得住呢?眼泪这种东西谁能封印得住呢?回忆这种东西,那个提供点点滴滴的根不在了,谁能有什么办法呢?唯有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我们都会死,死很久,要拿出向死而生的勇气,才不枉费逝去的人那没说出口的嘱托,她一定会说:要,好好,活着。
9月23日,我被油田文联选送到黑龙江文学院参加第二十届青年作家班的培训。平时工作中要收敛和隐藏的文学属性,在这里可以不管不顾地释放,每天谈的都是文学和创作。写作之路,别无他法,唯有坚持。一直写下去,成了,你就是方向。当然,要放下我执,有大格局,弱化自己的苦难,去书写天下人的苦难,才是真正的文字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使命。
12月7日,我调换了工作,成为了一名集输班长。离开413站的最后一个夜班,最后一次打扫了自己的分担区,最后一回走遍站里的每一个角落,像要待嫁的姑娘,纵有再多的不舍还是要迈开前进的脚步。
来到聚410站这个新集体,遇到困难和挑战。我像一只羽翼未丰满的小鸟,寒流来袭,翅膀还不足以振动空气。有天下班车,我竟习惯性地走回以前的队,被同事提醒,才反应过来。我问自己,你在干嘛呢?要逃回来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遇到一堆问题,就先挑重要的一个一个解决。
当你下定决心的时候,似乎全世界都在帮你。无论是以前的家还是现在的家,犹如两队鸟群,帮我阻挡住寒风,让我在温暖的闭环中,快速努力地挥动翅膀。我跟着鸟群飞,我们一起阻挡严寒,等待春天降临。
珍惜、坚持、感恩,这三个词,是2020教会我的。说来也可笑,一个中文系的高材生,要在三十好几的年岁里才真正明白这三个词的含义。好在,一切还不晚。
作者 第一采油厂第四油矿聚410采油队 孙南茜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