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杨绛是这样比喻的:“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请你试想一下,在宽敞明亮的书苑里,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架,一本本内容丰富的书籍,你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又满怀欣喜地浏览,书苑内每一位阅读爱好者都表情怡然,动作轻柔,仿佛在精心准备跳上一曲惊鸿舞,那本本书籍像极了春日里已然盛开了的樱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又像极了夏日里的向日葵,那玉盘似的脑袋会随着你的目光转动,只为一博你的青睐,更像那秋风中挂满枝头的葡萄串,冬天那壁炉里噼啪作响的木柴,只等你来,用你那温柔的指尖摩挲它,用热切的目光探究它,与它一起跳惊鸿舞,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书籍和阅读是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传承和发扬历史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阅读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最好途径。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当一切欲望升起被满足,满足又升起,周而复始,人就成了欲望的奴隶。很多人一生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因此,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西汉大学者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当午后的暖阳一起挤进临街的咖啡书吧时,你慵懒地置身于舒适宽大的沙发里,周围有长叶子的绿植裹拥着你,眉眼轻蹙,似有无限怅惘,是什么困扰了你?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父母的白发、爱人之间日渐疏离,还是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也许是自己身体不适,红颜渐衰……咖啡厅内流淌着歌手July(七月)的《My Soul》(我的灵魂),卡布奇诺的心形拉花正在咖啡杯里泛着巧克力的颜色,《老人与海》正摊在膝头,你也许会轻轻地吟诵,大海的浩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勇敢,你静静地思考,荡涤心灵的焦灼与浮躁,大脑逐渐清晰流畅,思考和阅读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深邃立体,阅读让你心境通明,不会因为世界困惑,灵魂自在笃定,书中的意念像一股清流,有力地影响了你的思想和心态,你走出咖啡厅就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这里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母亲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啼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这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面的一段文字,是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当你整理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的背包里总是会装上一本书,它可以是一本《挪威的森林》或者《无影灯》,让那两个岛国的村上春树和渡边纯一,陪你一起行走于天地之间,也可以携带着早上从中午开始的睡眼朦胧的路遥,游山玩水间,品尝美食后,一起畅谈一下《人生》的感悟,或者看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异域情调,和东坡居士来一个月下青梅煮酒,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好看的皮囊千千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气质高雅。
阅读贵在坚持,每日一滴水,关键时刻就是太平洋。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就慢慢地形成了文化底蕴,内涵丰富,每当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突发情况时,就会理性对待,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就会超然的心态面对。
来源 来电了
作者 中油电能热电二公司燃料部 左丽国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