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书柜中看到了大学时期酷爱的一本旧书——《简爱》,就像是突然看到一位久未联系的老友,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记得曾有人说,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感觉是不一样的,想知道是否我亦如此,于是重新翻开了有些泛黄的书页。
《简爱》的特别之处在于,女主角并没有让人艳羡的美貌,而平凡的外貌却难掩她内在的魅力,她博学多才、善良正直、倔犟坚定、自强独立。也许这样的角色更能引起多数女孩的共鸣共情,所以简爱的粉丝多数是女性,我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小说更为吸引人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简爱是一名孤儿,儿时寄养在舅妈家,少年时被送到修道院寄宿学校,毕业后她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在这里,她与雇主罗切斯特先生坠入爱河,简爱眼看着就走入了令她向往的幸福生活,但他们的婚礼却因为桑菲尔德的一个秘密——罗切斯特有一位疯妻——的揭开而中止,简爱不顾罗切斯特的苦苦哀求,连夜逃离了伤心地……
初闻《简爱》,是在高三时,同寝的女生争相传看,更在课余睡前热烈讨论,我也想看,想加入她们,但是担心看长篇小说占用太多的时间耽误了学习,便把好奇与期望压在了心底。
初读《简爱》,是在大学时,带着压抑许久的期望,带着得偿心愿的满足,读得全情投入,读得流连忘返。对它的热爱缘于强烈的共鸣,她纤细瘦弱、相貌平平的样子,仿佛让我看到了自己;她幼时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让儿时被送回奶奶家的我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在罗切斯特面前,她真诚矜持,不卑不亢,她倔强的性格和率真的语言常常让我大为赞同。最能吸引我的,当然还是她与罗切斯特的离奇曲折的爱情,她的欣喜、她的悲伤、她的思念、她的彷徨,我都感同身受。那个时候读《简爱》,喜欢的地方会反复琢磨,也会因急于了解情节走向,而忽略了许多在我看来无关紧要的景物和人物描写,以至于看了许多遍也并不完整。
事隔多年,重读旧书如重逢老友,心里充满了对青春岁月的缅怀与追忆。重读《简爱》,不再只关注情节的发展,我会随着作者生花的妙笔徜徉在十九世纪英国的庄园和田野中,感受近代异域的风土人情;重读《简爱》,我不再只停留在人物的所言所思中,而会更多地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体味人性的复杂与心理的微妙;重读《简爱》,我不再只欣赏美好的爱情,真挚的友情和暖心的亲情也一样打动我、感染我;重读《简爱》,我不再幻想自己也会有浪漫的奇遇,回想起初读此书的我,多么憧憬像简爱一样遇到自己的罗切斯特,走入属于自己的浪漫婚姻,而如今为人妻人母已多年,发现人生中比爱情重要的事情还有许多,再次走进简爱的故事,我不仅读到了爱,更读到了责任。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简爱》的结局并非尽善尽美,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她只得到了受伤致残的罗切斯特,可是这丝毫也不影响简爱对幸福的拥有。其实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也一样不会十全十美,所以做人不能太贪心太苛求,否则很难收获幸福,因此,更加欣赏简爱,从容、恬静、执着于本心;因此,更要学习简爱,从容地处世,恬静地生活,执着于岁月静好的幸福。
作者 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技术研发制造中心 张文英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