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快乐
昨晚因为贪于跟同事闲聊延迟了回家的时间,虽然心里很明确地知道她要放学了,可还是一味地倒腾自己的垃圾语言,可能同事也在忍受(她不时地看手机时间)。
打电话给同事找到她,嘱咐只能在小区大门内玩耍,慌里慌张到了小区,没找见她,转回头到大门口大声呼喊,只听得她爸一声“田田,妈妈叫你呢”,她立刻跑了过来,笑着说,“妈妈,我的作业写完了,还想在作业班这儿玩一会儿。”“好啊,去吧,随便玩。”只见她笑眯眯地应着,我冷冷地说道,“没听来我的意思?要学会听话外之音。你以为我真让你去玩呢?”说着就到了家。
“我到了小区,妞一个人站在大门里,看着小朋友在外面玩。后来让她一起去玩,她直直地站在旁边,即使有她班里的同学,她也不知道怎么跟人家玩。”听着她爸的声音有些哀怨。
晚上9点钟,由于哈农跟节拍器她跟不上节奏,我就怒了,怪她不肯练习,连正确、流利地弹奏都行不通了。她爸的微信飘过来:
“你把这种劲给她用到学习上中不?弹琴、体操、芭蕾只是一种爱好,不是学习。
没必要那么上劲。
她做我们的孩子够苦了,能不能让她快乐点?学习抓点紧,严厉点我都没意见,但是在其他方面真的别期望值太高了,只是有种爱好就好了。”
我没做回复。因为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早上上班的路上,想想她,再想想侄子(他早上骑上上学有意躲避我,若比我提前下楼,只三四秒钟就不见踪影了;若我先下楼,他则迟迟不见踪影),生活原本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可他们呢?在我的强迫下,做着不情愿的事情,效率不高,效果不好。蓦然想起,很久都没带她外出游玩了,哪怕是家附近的小公园,偶尔一次芭蕾班下课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处算是小公园的地方,她感叹:“真美,妈妈,如果有时间,真想下来走一走。”我接道,“我着急找洗手间呢。”又一次路过,我问,“田田,你不是想来这儿转一转吗?”“哦,你不急着回家吗?”“没事,下来转一下吧。”在我的鼓励下,她跳着走上了路边的天桥,不时小心地往后看着我。下了天桥,即刻坐上车——回家。
走在路上,想着如果能带她外出旅游,哪怕四处转转也好,细想我们也曾外出旅游出两次,一次是她小班时去广州,因为年龄小,可能她都不记得,但她还是不时地向哥哥姐姐炫耀着去过广州。还有一次大班时去了山东,只是在海边泡泡水,踩踩沙滩,吃吃海鲜。她也曾感叹好想再去大海边玩,我加她因为疫情去不成。于是就想能否尊重她的选择,选择旅游目的地,但是全国风景名胜她知道得不多,怎么能让她从众多中选择最向往的地方呢?同时提前规划路线,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把旅游体验最佳化,学习效果最大化呢?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园里分享读书体验的婉儿老师,她说自己通过阅读更加喜欢上了旅游。对,就找她咨询、请教。
大概9点多,婉儿老师来了。我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的想法,她也讲了自己的通过阅读了解旅游知识等方面的好处,于是我俩初步达成共识,我来规划田田的旅游规划,她来策划班级孩子的游学思路。
希望我能做到,让她快乐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