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8中连续七年获得郑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
科研及学科专家过程性指导
课题研究交流时火花碰撞
第六批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评选郑州18中榜上有名
2023年度课题立项、结项、获奖情况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的通知》,郑州18中榜上有名,荣获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称号。这是对学校近年来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在“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促教”的理念指导下,郑州18中把科研当成教师的必修课程,在学思践悟中实现了综合能力提升。
跟踪式授课,明晰科研规范程序
在“教师科研成长”这门必修课程中,郑州18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组建了特殊的“师资团队”。采取分级、跟踪式的科研指导,分别邀请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专家以及省市级各学科名师,对年度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从立项申报、开题论证、中期评议到结项申报的全过程指导,既包括规范化的科研实施步骤,还包括学科专业角度的合理化建议,做到既面向全体引领,又面向课题点拨。
先行式学习,把脉校本科研切口
为了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找准课题的切入点,郑州18中教科室组织校内的科研指导团队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进行先行学习,并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进行选题方向指导,并以规范化的评审标准为依据,在多轮打磨修改立项申报书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合作式实践,凝聚集体研究智慧
在教师科研成长的道路上,郑州18中秉持先行带动、集体参与的原则,重点对各年度立项课题的主持人进行跟踪指导,发挥其辐射引领的作用,带动所在学科组的科研积极性,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学校美术、地理两大学科的科研成果丰硕,在申报郑州市学科基地的过程中发挥了有力的科研支持作用。
领悟式成长,梳理分享科研成果
提炼总结教科研过程中的经验、理念,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检验修改完善,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以成果的形式参评,这是郑州18中为“教师科研成长”这门课程布置的过程性作业。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级教育类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30余篇,课题成果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三等奖,4项获得市级一等奖,4项获得市级二等奖,4项获得市级三等奖。
围绕学校整体工作,郑州18中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教育科研,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学校连续11年荣获“郑州市普通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集体”,连续12年获得“郑州市普通高中教学创新先进单位”,连续7年获得“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校的省市级骨干教师人数逐年增加,学校的高考成绩的各项指标继续增加,学生各项评价中增值效果明显。这些都会成为郑州18中新发展起点的助推器,助力学校向着更加美好的教育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