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看视频,品冬至文化。
老师示范包饺子
校长示范擀饺子皮
我也露两手,生活小能手
秀秀学生包的饺子
创意摆拍:迎冬至,聚爱意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冬至习俗,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八中新校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12月18日-22日,郑州八中新校区开展“我们的节日∙冬至”系列活动。
主题演讲 讲冬至习俗
冬至是一道民族记忆中独特的风景线,它连接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2月18日,学生代表博雅一班魏姿盎同学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主题演讲。她讲道,“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这是藏在古诗里的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随后,和大家分享了冬至习俗: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量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冬至的意义不仅仅是天气寒冷,更代表着温暖的情感和亲人之间的关怀;冬至也是食物丰收的日子,我们会煮一种叫做“饺子”的食物,因为吃饺子寓意着来年的丰收和好运等。最后,她号召全体师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传承和发扬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冬至的意义和温暖一直延续下去。
主题课堂 知中医智慧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2月19日-20日,学校精心设计了主题课堂,带领学生品冬至文化,知中医智慧。通过观看视频,拨开了久久不解的谜团:“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饺子和中医文化又有何关联?”。不仅如此,还了解到医圣张仲景的生平、《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中医药的理念和知识、二十四节气养生科普知识等。同学们纷纷感慨,分享收获: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除此之外,要做到室内勤通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师生携手 做冬至美食
“冬至到,吃水饺。”这是中国北方的民俗习惯。浓浓饺子香,暖暖师生情。12月22日上午,全校师生纷纷行动起来,或是和面,或是擀皮,或是拌馅,或是包饺子,或是创意摆盘,沉浸在迎冬至、聚爱意的氛围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饺子的形状“千奇百怪”“各有特色”,有 “元宝”“四棱星”状,还有包子状的饺子……每个饺子里都包含着八中学子美好的节日祝福,也让大家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美好和温暖。
同学们品尝着幸福的饺子,感慨万千:生活就是大课堂,包饺子的过程很愉悦,与老师们共做一顿饭,是闲适,是温馨,是爱;煮饺子的过程要注意好水滚的次数,不要随意搅动,做事要有耐心,多观察……
郑州八中新校区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中,以传统节日为纽带,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浸润传统文化情怀,在心灵深处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